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精准防灾减灾 为生产生活“遮风蔽雨”
2022-06-02 07:50:00  来源:新华日报  

1日,我省召开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研究部署加快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前哨”作用,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2021年我省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去年4月底、5月初两次极端强对流天气影响江苏,台风“烟花”在我省停留时间、过程雨量均超历史记录。

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翟武全介绍,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在全省先后启动暴雨、台风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响应403次,制作发布气象服务专报1.5万期,开展预警短信区域全网发布30次,有效预警省内外用户3.8亿人次,积极发挥“前哨”作用,为科学调度、精准实施、有效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江苏气象部门全面开展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针对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等科学精准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运用智慧气象等气象现代化成果,全力做好各项服务。织密气象综合观测网,加快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建设苏北龙卷监测预警试验雷达网和南京特大城市综合大气垂直廓线观测网,不断提高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建立高精度实况风场数据集,开展分类强对流预警算法成果转化,提升预警短信发布能力……2021年,全省24小时城镇预报全国排名继续保持前列,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8.38%,预警短信全省全网发布速率提升10倍,基于基站的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空间分辨率达2-3公里。

科技自主创新,

智慧气象护航百姓生活

长期以来,气象科技“利器”助力江苏智慧气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第6号台风“烟花”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影响江苏时间最长(7月24日-29日,长达5天)的台风,其在江苏境内停留长达37小时,给江苏带来较严重的风雨影响。“借助江苏省气象台台风海洋一体化平台、江苏省台风预报主客观融合方法,依托精细化高性能数值预报模式等,连续8天滚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明确指出台风‘烟花’给我省带来的风雨影响,第一时间发布气象信息。”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静说,台风预警的提前量为风灾防御赢得了宝贵时间。

今年5月26日,我省淮北地区出现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天气过程。“我们提前收到预报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这次降水机会,让小麦‘喝饱了水’。”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姚继刚说。

姚继刚看到的预报预警信息来源于省农业农村厅“农技耘”APP,农业气象信息已全面接入这个平台,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都能及时提醒农户。省气候中心农业气象科科长徐敏告诉记者,气象部门还及时完善夏收夏种气象适宜等级指标,通过新建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制作冬小麦和油菜的气象适宜等级预报分布图,如未来3-10天适宜收获区、较适宜收获区、不适宜收获区。

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公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影响极大。近年来,气象部门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通预警处置由以往遇重大天气过程的单一‘封路’管理手段,转变为针对性的‘一路一策’精细化管控措施,明显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行车系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省气象服务中心交通气象业务负责人黄亮介绍。去年11月4日凌晨,徐州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局地小于200米的浓雾,当日零时,江苏交通气象通过系统迅速发布《浓雾临近预报》和《浓雾短时预警》,及时有效地确保夜间高速通行安全。今年,这项预警处置试点工作已在全国推广。

翟武全表示,省气象局积极发挥气象科技创新载体作用,持续推进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以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揭榜挂帅,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2021年又新组建数据及信息网络、暴雨预报及智能算法、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等3支科技创新团队,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全面提升气象现代化业务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瞄准更高定位,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大家深入学习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江苏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到2025年,建成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业态新型、高质普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重点区域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平均水平提升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5%,全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科技贡献、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水平等全面走在全国前列。

——到2035年,全面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美丽中国气象服务样板区、气象科技创新引领区、气象装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征程中的生动典范。

翟武全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将高质量发展贯穿气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江苏气象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张 宣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