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数据线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新场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开放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晨跑,没了红绿灯的影响,既安心又能欣赏城市风景。”南京市雨花台区贾西新苑的陈女士享受着“家门口”无障碍晨跑的乐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江苏首座高线公园——雨花数据线公园开放,5天时间吸引4万人次打卡,让市民生活有了新体验。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雨花数据线公园的红蓝步道时,陈女士已换上运动装备,沿着步道开始晨跑。“以前跑步要先去数字大道,再穿过两个路口,到达雨花城市公园。”陈女士表示,数据线公园开放后,“家门口”多了一条“空中跑道”,起点和中途都有上下楼梯或电梯,十分方便,两侧栏杆外还有月季等花卉,一路花香伴随,非常舒服。
西善桥街道贾西老住户周师傅告诉记者,这些年“两桥”地区变化巨大,道路四通八达,公园景点一个个“上新”。数据线公园上面可以无障碍地走到雨花城市公园、秦淮新河边,桥上能欣赏城市风光,桥下也很精彩,除了慢行步道、休憩廊架,还有露天剧场和书吧。“这条廊道还经过省人医雨花院区,以后看病就更方便了。”周师傅说。
数据线公园东接雨花城市公园,南连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横跨龙西路、雨航大道等交通要道,全长8公里,其中高线段1.2公里,宛如一条“数据线”嵌入城市天际线。
作为雨花台区“数字城”建设的重要公共设施,数据线公园打造探索性的“智慧公园”,包括可以记录运动量的 “智慧里程碑”、可以充电的智能座椅、可以与儿童互动的虚拟光斑等。
“通过修复生态环境,既完善了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也串联起城市功能节点,形成空间纽带、生态纽带、文化纽带,实现存量资源最大化利用。”雨花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开放适逢假期,但5天仍有4万人次前来打卡体验,成为市民“家门口”的休闲新地标。
近年来,南京通过城市更新,挖掘存量空间、低效空间,推出一批深受市民欢迎的城市更新地标,尤其在假期,它们成为有别于传统景区的特色打卡地。
在文广路边,建邺新城科技园北侧的西城·夜未央越夜越精彩,沿街吃喝玩乐一条龙的配置,让年轻人纷纷前来。“95后”刘先生正与一群球友在笼式足球场内踢球,他告诉记者,这个假期没有外出,自从单位楼下的街区改造后,每天晚上在这里运动已经成为习惯。“结束后,再与朋友在街区聚个餐,这样的生活很惬意。”刘先生笑着说。
“我们以为放假人不会多,没想到5天人流量达到12万人次,超出预期。”建邺新城房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夜未央通过三期更新,在文广路、西城路边塑造了一条24小时活力街区,这里除了各类室内外运动设施,还有众多时尚餐饮,成为上班族、河西区域市民夜生活的重要地标。
“城市更新项目的推出根据城市发展与市民需要设计,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它更强调场景的塑造和生活、消费等多元的互动。”南京市建委建设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沿着这个方向,南京今年还将在南湖记忆、南京全民健身中心等更新项目上继续着力,为市民创造“更新”的生活。
【记者手记】
新地标,新生活
这个“五一”假期,记者在浦口火车站街区打卡,看到的也是热闹的市集、漂亮的灯光喷泉和来自江南江北的市民。
与各大景区人头攒动不同,这些更新地标以其小而美、小而特吸引周边市民,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度假的需求,也把更多传统景区让给了外来游客。
近年来,城市更新地标接连出现,激发了空间的活力,本质是重塑了市民的生活方式,诠释了“更新”带来“更加新”的生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