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实效
2024-07-05 09:35:00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觉的重要源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实效的生动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实践,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兴校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文化育人的思路与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学院的校训文化、课程文化、专业文化及空间场域中,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塑造良好文化育人氛围,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育人质效。

寻根“儒墨思想”,发挥校训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

高校校训是学生共同遵守的道德修养、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凝练,是学生精神文化的理性抽象和认同,体现着学校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学校文化的本质特征。

学院从儒墨先贤的思想精髓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办学实践中结合高职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特点,与现代职业教育文化进行深度交融,逐渐形成了以“尚同于学、尚礼于人”为校训、以“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为办学理念的核心文化体系。“尚同于学”可以解释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尚礼于人”可以解释为崇尚礼仪、恪守诚信,体现了学院既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正契合了服务外包工作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弟子规+职业素养,彰显课程文化的思想熏陶功能

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素质”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更要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弟子规》作为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指引和理想范式的“古人训”,是“新时代”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宝贵资源与有效给养,为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不竭之源和有益启示。

学院课程团队通过走访调研长三角地区上百家企业,召开课程论证会,在全国首次开发和开设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外包职业素养相结合的原创性课程《弟子规与服务外包职业素养》,以“寻文化之根”为先导,深入挖掘“古人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寻求其与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点,形成符合现代职业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以“习职场之礼”为载体,将职业素养与现代服务行业的核心素养相融合,按照“学思践悟”教学流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实施。

课程从“入则孝与敬业尊重(在家)”“出则悌与沟通协作(出外)”“谨、信与职业礼仪(待人)”“泛爱众、亲仁与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接物)”“余力学文与学习力(学习)”五个方面切入,同时引入大量服务外包企业的案例,系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明确职业素养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该课程先后获得了苏州市、江苏省、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等荣誉;被国内80多所高校选用,文化辐射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融入地域特征,营造校园景观的文化浸润氛围

生态和谐、设计优美、文化内涵突出、师生参与感和认同感强的校园景观,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师生的身心,同时展现出校园景观的个性化特色。学院持续推进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利用楼宇、道路、雕塑等载体,宣传校园文化成果,同时将苏州地域特有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发挥文化的熏陶和育人作用。

学院楼宇名称均来自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字号,并结合学院的发展理念和楼宇功能。行政楼名为至德楼,“至德”取自泰伯的别号,古代泰伯、仲雍南奔吴地,教民农耕,三以天下让,堪称吴地文化的开化之祖。泰伯代表了吴文化的原点,象征着学院的拓荒精神。校园内24条道路的命名充分融入苏州元素,以二十四节气为经,汲取古人描写苏州的诗词里审美意象为纬,让师生漫步校园,如同穿越在苏州的古今与四季之中。

学院与苏州市名人馆合作,在公共教学楼里建设了苏州市名人馆分馆驿站,通过文化墙、多媒体屏等多种展示方式,讲述吴地名人事迹,以“苏州名人文化”赋能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依托“大师工作室”,传习非遗

对非遗的传习,是高校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寻找非遗与时代精神、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并将非遗与学科专业文化有效融合,将“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的协同高效发展。学院深挖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了苏绣、吴罗、苏扇、核雕等苏州非遗手工艺项目“大师工作室”,聘请了姚惠芬、李海龙、周家明等手工艺大师担任兼职教授,将苏州非遗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共同开发《吴罗》《苏绣》《苏扇》《核雕》《非遗文创设计》等专业课程和非遗通识课程,成功申报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吴罗织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自编非遗电子教材,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活动实践。学院常态化开展“留学生走进非遗”“寻苏式工艺,传工匠精神”“锦绣非遗,文心烫绘”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先后培育出近10个传统文化品牌社团,打造出20余个校地合作文化传承基地,让非遗技艺、非遗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倪卓琳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JB0723〉的研究成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