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将爱国主义教育 贯穿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
2024-10-15 09:06:00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将爱国主义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为依托,凝聚全体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切实构建有机统一的育人机制。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价值引领

《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逻辑脉络之中,着力引导学生汲取营养和智慧,感受责任与担当,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

党的指导思想、国家宪法法律、国家象征标志以及祖国大好河山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根基所在。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教学中,依托党的指导思想教育,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人心、凝结共识,引导大中小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国家宪法法律、国家象征标志以及祖国大好河山教育是引领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爱党和爱国的统一。

“四史”教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及其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所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衍生出了爱国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成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新时代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的精神追求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中的主要文化样态,使社会中呈现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中又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成为提升社会道德风尚,推动国家、社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统一的纽带。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法治保障

《爱国主义教育法》着重从法治层面,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之中。

建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教育体系。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思政课注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生动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使爱国主义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的坚定信念和价值准则。

细化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责任体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是具有立体化、协同性、链条式的教育教学综合体系,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使命,增强内生力。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要求,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要求,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强化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明晰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保障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相通的。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构中,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强化支持保障,明确科学的运行机制、鲜明的政策导向和有效的激励举措。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全过程的创新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全面施行,为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提供有效路径,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指引了目标方向。

遵循规律,体现分层分段。大中小学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学校要结合不同学段的教育特点,研究制定中长期爱国主义教育规划,明确思政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目标。

明确重点,凸显协同协作。大中小学思政课要明确不同学段爱国主义教育重点,使爱国主义教育更有针对性,把握好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细化具体方案和重点举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思政课既要上好学校小课堂,也要讲好社会大课堂。不同教育主体要立足自身具有的资源优势,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做到与大中小学思政课同向发力,同力共促。

创新载体,融入实践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教育效果。思政课要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等,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断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 韩同友 吴登全

(作者分别为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时空融合机制创新研究”〈21MLB004〉阶段性成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