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展出。展览汇集了500余件文献实物和60余幅图片,集中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10年来南京大屠杀史料收集、研究和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果。
三方档案文献原样呈现
展览展示了300余件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档案文献,17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著作、普及读物、论文集、智库研究报告以及国家公祭主题出版物,5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料和著作的对外翻译成果,汇集了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收集的珍贵资料。如1984年以来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调查、日军上海派遣军木村松治郎等日军官兵日记、日本报刊对攻占南京的报道、不同版本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报道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欧美报刊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说:“展出的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资料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体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铁证如山。有世界多国资料的证明,日本右翼企图通过否定个别资料,实现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定案的目的,是不可能达成的。”
其中展出的南京大学日本史小组于1963年编著的《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著,开创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领域。张生说,“该专著一方面驳斥了日本右翼提出的中方由于中日关系恶化才开始进行政治性研究的谬论。另一方面开创了中国学界南京大屠杀史的基本叙事结构,此后经过几代中国学者长期的努力,建立了完整的学术研究梯队,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推向国际学术的前沿。”
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观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创新举办文献展,为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展陈设计上突出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效果。展览从文献典藏、文献研究、文献传播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分门别类地展示档案史料、研究著作、学术期刊、普及读物、外译论著等各类文献,展出日记、调查表、手稿、书信、著作、报刊等大量的一手文献,观众在观展中增强对历史的记忆。
在展览入口设置了数字触屏,多人同时操作互不干扰,观众点击大屏,与文献“对话”。电子文献是展览的一大亮点,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1937年至今的100多件代表性文献。
此次展览为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了解南京大屠杀文献提供选择。文献类别齐全,既有学术性的研究著作、期刊,也有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青少年读本;既有图书、报纸、日记、书信、口述记录等纸质文献,也有触屏里的电子文献;既有中文文献,也有英文、日文等外文文献。
据悉,展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陈列厅首层1号、2号临展厅展出,展期3个月。(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