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南京江宁街道:构建“一老一小”幸福生态圈 托起民生服务“朝夕美好”
2025-03-13 08:59:00  来源:扬子晚报  

江宁街道社区关爱老年人公益活动

作为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结构多元的街道,江宁街道近年来以“一老一小”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打造了覆盖全年龄段的民生服务体系。从居家养老到未成年人保护,从政社协同到社会力量参与,江宁街道以“家门口的幸福港湾”“多元联动服务网”“社会力量共治”“品质提升新图景”四大路径为抓手,实现养老托幼服务提质增效,让“夕阳”更温暖、“朝阳”更蓬勃。 通讯员 陈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家门口的幸福港湾:织密养老托幼服务网络

江宁街道户籍人口超1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近2.9万,未成年人约1.29万,老龄化率达27.7%。面对庞大的服务需求,街道以“一刻钟服务圈”为目标,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医养”四位一体的养老托幼网络。

在养老服务领域,江宁街道以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平台,统筹23个村(社区)居家养老站点、1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个银发助餐点及2个互助养老睦邻点,形成“线上动态监测+线下多元照护”的创新模式。通过“小江家护”居家上门服务品牌,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个性化护理,累计服务超2.6万人次。同时,引入专业化社会组织运营站点,设立阅览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满足老年人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多样化需求。

江宁街道积极推进托育服务,构建社区亲子屋网络。江宁街道卫计办响应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需求,于2023年与属地社区及省级普惠托育机构合作,打造多个社区亲子屋。通过结合社区特色与党建品牌,如牧龙社区的“禾牧亲子屋”、大庙村的“青青亲子屋”及洪幕村的“洪绿亲子屋”,不仅丰富了亲子活动内容,还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促进了儿童全面发展。江宁街道联合省级普惠托育机构和社区卫生院,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优生优育、上门视诊、亲子活动及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等全生命周期育儿支持服务。其中,公益性亲子活动年均开展9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300多人次;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共举办44场次,参与人数1500多人。

多元联动服务网:政社协同激发服务效能

江宁街道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协同机制。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积极拓展合作单位,覆盖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心理支持等领域,首次引入“线上+线下”动态监测系统,为2万余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在养老服务中,为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有效对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江宁街道精心规划,周密部署街道创新“银发顾问”制度,组建23支村(社区)顾问团队,通过政策咨询、资源链接、法律援助等,实现服务精准对接。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街道通过公益创投引入18家社会组织,打造“小宁萌”服务品牌,开展“未爱出发·宁萌同行”等五类主题活动,覆盖课业辅导、心理测评、危机干预等需求。此外,依托“校地共建”模式,联动辖区学校教师和“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等),为青少年提供课外实践教育,实现“老带小、小乐老”的代际互动。目前,辖区教育资源覆盖全龄段,教育体系完备。现有13所幼儿园,2所小学与2所初级中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切实保障了辖区居民子女顺利入读公办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教育。

社会力量共治:公益创投与志愿力量赋能

江宁街道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以“安全相伴”为主题,针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特色服务。例如,大庙村社工室设计“防溺水、消防、交通”六节安全教育课程,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清修村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通过情景模拟和趣味互动,普及防诈骗、防烫伤知识。在志愿服务领域,精心用好“互助时间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一千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两千小时,实现23个村(社区)全覆盖。

品质提升新图景:智慧化与精细化双轮驱动

江宁街道以科技赋能服务升级,构建“一网统管”智慧平台,整合12345热线、无人机巡检、森林防火监控等模块,实现风险预警和治理精准化。

养老服务方面,街道推广“互联网+社区”模式,为老年人安装智能手环1.8万个,实时监测心率、位置等数据,并联动烟雾报警设备1.3万台,保障居家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则通过“四色管理”机制动态评估风险,联合司法、妇联等部门开展个案会商,2024年成功干预危机个案1例。

从“老有颐养”到“幼有善育”,江宁街道以“一老一小”为支点,撬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家门口的服务网络、多元协同的资源配置、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以及智慧化治理手段,街道不仅解决了养老托幼的“急难愁盼”,更让民生服务成为触手可及的温暖。未来,江宁街道将继续以“敢为敢闯”的魄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实践的新篇章。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