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1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2025年第二季度) > 正文
姚娟
传承体育精神 “运动员教练”5次残奥会为国夺金
2025-05-12 14:17: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姚娟,女,1984年7月生,江苏省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科员,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教练员兼运动员。1998年,14岁的姚娟通过江苏省残联选拔,开启运动生涯,至今已经参加过六届残奥会,获得五次残奥会冠军。从运动员到运动员兼教练员,姚娟始终活跃在田径场上,保持投掷类运动(铅球、铁饼、标枪)的多项世界纪录,且是世界罕有的残奥会投掷类运动“大满贯”运动员。姚娟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全国“五四”青年杰出贡献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运动员等荣誉。

励志正能量,打破世界记录

出生于安徽的姚娟4岁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残疾,但生性活泼好动的她,并没有因为肢体的残障而惧怕和远离运动,上学时的姚娟一直活跃在学校和地区的学生运动会赛场上。“我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投掷类运动,虽然存在肢体障碍,但我特别享受运动释放自我和那种挑战极限的感觉!运动使我更快乐、更自信!”

早在小学阶段,姚娟在垒球、铅球方面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发达的运动细胞加上她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韧劲,让她很早就展现出自己的运动优势。1998年,年仅14岁的姚娟初次参加无锡市首届残运会,即获得了女子站立F44级标枪、铅球、铁饼三个项目的冠军。当年8月,入选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1999年集训后被选拔进入国家队,开始积极备战2000年的残奥会。2000年,16岁的姚娟首次赴悉尼参加第十一届残奥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在女子F44级标枪比赛中,她以37.56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此项世界纪录!

金牌“大满贯”,自信成就“王者”

少年成名的姚娟是忙碌的,也是耀眼的,夺金牌、训练、学习,成为她的常态,她很早就成为一名专职运动员,常年单一、枯燥的训练生活,养成了她独立、自律的生活习惯。而对于运动的热爱,以及对于金牌的渴望,让她很早就感受到制订目标以及围绕目标分解训练计划、调理身体状态的强大自控能力,这也使她的运动生命相较于普通人来说更为持久。“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候需要训练,其它时间安排学习,每年都需要为各类比赛准备,遇到残奥会的话会参加国家队的封闭式集训,训练的时间更久、强度更高。我最长的一次集训期超过了500天!”

享受运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2008年,正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姚娟再次迎来人生高光时刻:在北京残奥会鸟巢赛场内,她以40.51米的优异成绩,勇夺女子F42-46级标枪,且三度刷新此项世界纪录,为中国和江苏田径运动员夺得该届残奥会首枚金牌,也成为第一个在鸟巢内让国歌奏响的中国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上,姚娟在田径女子铁饼F64级比赛中,以44米73的惊艳成绩夺冠,再次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场面激动人心。直至现在,她仍是三大项(铅球、铁饼、标枪)世界纪录保持者。

时光不负追梦人,乘着梦想的“翅膀”,姚娟一路披荆斩棘,逐浪田径沙场。翻开姚娟20多年运动生涯记事簿,连续六届残奥会“大满贯”的金牌履历让她拥有了投掷界“王者”的外号,她是三大项(铅球、铁饼、标枪)世界纪录保持者、六次参加残奥会拿到五块金牌、连续四届参加亚残运会……对此,她却总是谦虚地说,“我运气好,在较早时间就参加自己喜欢的专业运动训练,运动员生涯的起点比别人要高,运动素质保持得也比较好。”但其实,每一次好成绩的保持、突破都不容易,良好的身体机能见证了姚娟运动巅峰状态,而每一次比赛必全力以赴的坚定信念,更是姚娟在田径赛场上屡获佳绩的强大内生动力。

专注于奉献,传递体育精神

体育,早已是今年39岁的姚娟生命中的重要部分。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姚娟,入职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残疾人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起初仅有舞蹈、书法等相对简单的活动内容。近年来,姚娟不断倾听残疾人心声,参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羽毛球、乒乓球、冰壶、声乐等二三十项活动不断丰富了大家的兴趣选择,长长的活动清单,折射出无锡当地日益蓬勃的残疾人事业。

将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人,是姚娟这些年一直关心专注的事。姚娟身上的自信、阳光,是她的能力、她的底气,更是照亮其他残疾人的一道光。2021年结束东京残奥会的比赛后,姚娟与同事在无锡市太湖边组织了一场徒步活动,有七八十位残疾人参加。当时,一位坐着轮椅的阿姨特意向她表达了感谢,“以前我一直没什么自信,总是待在家里。但看到你在赛场上拼搏,我真的受到了鼓舞,决定平时要多出门看看。”

为了能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残疾人参与到体育事业中来,姚娟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各类重大赛事的同时,又多了个新身份——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教练。一开始,姚娟对教练这个身份有点担心,但师徒共同训练中发现,自己精心示范之后,就是一个标准,这既是对徒弟们的高要求,也是徒弟们对自己训练效果的反向监督,“起初我挺焦虑的,自己要准备几个项目的繁重训练,还要带徒弟,真怕顾不过来。渐渐地,师徒间彼此良好的示范、沟通,大家既是师生,也处成了朋友,有时对年龄小的运动员来说,自己更像一位家长,时常要在生活上陪伴和鼓励他们。长期一起生活、训练,大家的运动节奏越来越协同,成绩也自然好了。”在徒弟们面前,姚娟没有一丝懈怠之心,训练效率反而提高了。成为教练后,姚娟开始系统性学习一些和运动管理、医学营养、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丰富的大赛和备赛经验,尝试以更科学、先进的方法记录、监测自己以及自己结对管理的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数据,探索更精细、有效的训练方式。

2023年10月19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在淳安启动,姚娟入选火炬手并参与了首日的火炬传递。在这届亚残运会比赛中,姚娟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不仅她个人取得了铅球、铁饼两个项目的金牌,所带的三个徒弟左彩云、徐冕、蔡秉辰也获得了2金1银2铜的出色成绩。2024年,姚娟再次带着徒弟出征巴黎残奥会,不仅获得了女子F64级铅球金牌和铁饼银牌的好成绩,她的徒弟也都登上了荣誉领奖台,蔡秉辰获得男子F33级铅球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左彩云获得女子F34级标枪银牌,徐冕获得女子F57级铅球、铁饼2枚银牌。正如她说的那样:“如果我带出的运动员也能站到残奥会最高领奖台上,那才是我最牛的时候”显然,姚娟做到了!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