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3 > 专题|我们的节日(2023) >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2023) > 品民俗 过佳节 > 正文
端午佳节“粽”享美景民俗
2023-06-25 09:20:00  来源:徐州日报  

■端午观察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端午节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佳节,端午小长假虽然只有3天,但徐州端午活动内容丰富、亮点十足。

各部门端出“文旅大餐”,将传统民俗融入活动场景,充分展示“我们的节日”的文化魅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让传统节日绽放时代新韵。

根据徐州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3年端午期间,全市游客接待总量为262.35万人次,同比增长245.18%,比2019年增长77.45%。实现旅游总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长251.16%,比2019年增长79.33%。全市20家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为56.53万人次,同比增长248.56%,比2019年增长78.66%。实现景区消费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257.29%,比2019年增长81.26%。

传统节俗 再现中国式浪漫

富有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端午节,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国风日益盛行的当下,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力量。

“徐州之夜队”“马庄香包队”“汴塘煎饼队”……6月22日的潘安湖龙舟赛上,12支龙舟队在神农码头劈浪前行,于青山绿水间绽放活力。为准备这次活动,参赛的龙舟队员每周都要训练三四天。以传统的形式过端午,众人皆称这种齐心协力向前冲的活动,赛出了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端午节清晨的大龙湖畔人潮涌动,“2023徐州市首届端午民俗文化大集”上,湖畔的舞龙舞狮与水中的龙舟赛彰显力量之美,徐州草编、新沂剪纸等20多位民间艺术传承人各展技艺,包粽子大赛、汉服秀活动穿插其间,处处可感中国式浪漫。

卷粽叶、舀糯米、裹馅料、包粽子、扎粽子……为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活动,端午节这天,铜山街道桥上村的居民聚在一处各展绝活,片片粽叶和晶莹糯米在巧手翻转下,成为玲珑可爱的粽子,欢声笑语间拉近了邻里关系。

大彭镇戏曲协会演员在端午节走进大彭镇敬老院,送上《抬花轿》《朝阳沟》等精彩的戏曲表演。老人们纷纷夸赞“唱得比在收音机里听得好”。大彭镇文体站站长杜虹影表示:“敬老院里大多数老人都是戏迷,趁着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彭戏曲协会的演员们深入基层送文艺送关爱,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活力。”

书香遇艾香

沉浸式度假期

编五彩绳、戴香包等活动寄予了古代人驱邪避凶、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与非遗手工艺绳结传承人一起编织五彩绳,带孩子参加集体包粽子,线上欣赏端午专场演出……端午假期,徐州各大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用古老端午习俗的“打开方式”,为市民带来沉浸式体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下午,来自鼓楼区的诗友集聚一堂,在区文化馆举行的“情系端午爱国诗会”上登台献艺,或吟诵,或朗读,用诗歌表达对先贤屈原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数百名诗歌爱好者在诗词歌赋中,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彩香囊身边挂,驱邪避灾福相伴。端午节前一天,“情系端午巧手追忆”鼓楼区香包制作活动在区文化馆汉风小剧场举行。伴着悠悠琴音、袅袅茶香,30余位香包传承人和爱好者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穿针引线,巧手缝制,把美好心愿寄托其中。

文旅融合

扮靓端午节市场

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徐州市文化部门积极打造承载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节日,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节日赋予更多时代内涵。

柳琴小戏《支招》、汉服走秀《万代传承》、诗朗诵《大风歌》……为落实《“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江苏实施方案》等工作要求,打造“国潮汉风”品牌,端午节期间,沛县、鼓楼区、泉山区等地举行了多场2023徐州市“国潮汉风动感彭城——城乡文化对对碰”文艺巡演活动,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这一品牌活动是2012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为打造‘舞动汉风’文化活动品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而搭建的交流互动平台。”徐州文化馆馆长杨孝军介绍,活动采取“文化进城”和“文化下乡”两种形式,打造高质量群众文艺精品,服务人民群众,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盛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端午节前,市文广旅局特别推出文旅惠民消费季端午特辑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推出“文旅聚划算”产品,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徐州,品山水之美,享文化之韵。

连日来,徐州九顶山首届灯光节、徐州乐园水花狂欢派对、徐州园博园之夏、铜山区汉王镇端午雅集、马陵山景区和窑湾古镇的红色文化和中国风主题展等活动,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优质实惠的文旅商服务。本报记者 张瑾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