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村庄美村民富 文明之花别样红——全国文明村镇、六合区竹镇镇见闻
2020-12-17 10:50:00  来源:南京日报  

村庄美村民富 文明之花别样红——全国文明村镇、六合区竹镇镇见闻  道路宽阔干净、路边绿化有序、周围农家院落整洁靓丽……初冬时节,漫步在竹镇乡村街巷,让人倍感舒心。以文明为底色,位于六合区最北端的竹镇镇加速构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农民生活和村居面貌日新月异。前不久,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竹镇镇入选其中。

村民爱卫生,社区大变样

沿着竹金路走进金磁社区,一排排二层徽派楼房错落有致,完全和商品住宅小区一个样。但其实,这里全部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农民集中居住安置房。

“我家以前住在双龙村的自然组,大家用的都是旱厕,平常垃圾在自家屋边挖一个坑就往里扔,污水直接流河,夏天臭味难闻,环境非常差,哪像现在这样卫生。”走进社区居民范明亮的家,一眼便能瞅见屋内客厅和厨房摆放着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范明亮告诉记者,在社区宣传引导下,自己家现在已经习惯了农村生活垃圾二分类。

今年59岁的村民高树林是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主管,他介绍,很多村民刚搬迁时旧习难改,社区为此想了不少办法。“我们像城里一样实行物业管理,引进城区优秀的物业公司对本地招聘的工作人员进行‘传帮带’,这部分员工在生活中注意环境整洁后也会带动周围的村民。”高树林介绍,加上社区定期走街串巷宣传引导,渐渐地,小区内电线私搭乱接、垃圾乱堆乱放、车辆乱停的现象越来越少。

“目前,社区已建成两个垃圾回收站点,由23名保洁人员轮流负责。此外,还引进了社会化公司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兑换服务。村民讲究生活卫生,自觉落实到行动,这样的风气正越来越普遍。”高树林高兴地说。

乡村环境美,百姓钱包“鼓”

从低产的“巴掌”地到田成方、渠成行的高标准农田,随着农业集约化建设,竹镇的农村道路成网布局,入目皆是乡村美景。

驾车驶上全长7.1公里的竹镇环湖路,大泉湖水库的美景一览无余,这条路不仅方便了当地村民的日常出行,也畅通了外地游客前来赏景尝美食。眼下时节,沿线枫彩漫城路段两旁的枫叶变红,更是一下子将这里变成南京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环湖路成了旅游路、致富路,家在竹镇大泉湖畔的村民余奋龙就是其中一位。

余奋龙家对面就是枫彩漫城景区大门,目前,他借助自驾游客流开起了农家乐。走进余奋龙的家,墙角的十几盆花草长势正旺,临湖观光走廊也被葡萄藤蔓缠绕,屋内多个房间被装修改造成了餐馆包间。“现在道路沿线景色好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而且一年比一年多。社区倡议打造美丽庭院,我也积极报名,把家里收拾漂亮,让来的游客更加舒心。”余奋龙说,他对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生活很满意。

竹镇镇党委书记李舜介绍,全镇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1.1亿元,制定实施乡村规划,打造了近100公里美丽乡村绿色廊道。去年,竹镇被农业农村部推荐入选全国60条精品乡村游线路之一。这几年,公路自行车赛、乡村文化旅游节、马拉松赛等赛事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老百姓打造美丽庭院,做起民宿、农家乐等生意,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

生活多姿彩,近20支文艺队欢乐乡村舞台

在金磁社区舞蹈排练室,居民蔡绍红正在跟姐妹们一起排练广场舞。自社区舞蹈排练室落成以来,蔡绍红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今年77岁的胡友文也是位文艺爱好者,如今和村里一些文艺爱好者组建了小团队,每天唱唱跳跳,乐在其中,“全镇将近有20支文艺团队,大家经常一起到各个社区开展各类主题宣传表演。”

竹镇镇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故里,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全国第一个派出所、李元龙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丰富。“环境美、旅游旺、百姓富的同时,我们考虑用好用‘活’这些资源,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竹镇镇文化旅游科科长丁开山说。

走进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穿过廊道就能看到刚刚改造完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农家书屋,一排排书架整齐有序,几位附近村民正在屋内阅读报纸。在所内,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康体育等各类活动空间一应俱全。在一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墙面上也张贴着场馆开放时间和各类非遗展示,这里已成为村民增进民族团结、传承非遗文化的小“剧场”。丁开山介绍,各支文艺团队平常自编歌舞用踩高跷、手狮舞、扬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街镇民族风情展现出来。

南报融媒体记者倪缪康通讯员倪明武

责编:唐凯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