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充电被整治了,电瓶又不让带回家,车子充电太不方便”“我们这楼挨着楼,车棚要是失火,后果不堪设想”“小区的路本来就窄,电瓶车一乱停,走都走不起来”……最近,省委第一巡视组在玄武区红山街道曹后一村小区走访调研时,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希望能尽快改造新建车棚,让电瓶车也有个安全的“家”。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曹后一村,原本是南汽职工宿舍,住了500多户居民。长期以来,小区只有一个非机动车车棚,停车难、充电难、充电贵困扰了群众多年。红山街道几次想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车棚产权一直没有移交,出新一事始终未能实质性推进。“消防安全人命关天,先解决问题再说!”座谈一结束,曹后一村百姓的诉求就作为立行立改事项被反馈至玄武区委区政府。
红山街道立即整合资源,启动电瓶车“安家项目”。短短一周时间,小区的闲置地块被硬化利用,敞开式车棚让电瓶车免遭风吹雨淋。老车棚里加装了44个智慧喷淋设施,易熔合金喷头一到72摄氏度就自动洒水。社区还引入了新的运营商,向居民推出优惠价,每小时充电费用仅0.26元。“多亏了巡视组的推动,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看着刚刚整饬一新的车棚,64岁的胡宇辉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目前,曹后一村第一批次的车棚加装已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第二批次车棚的选址和建设方招募也快速推进,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工。社区未来还将与物业联动,通过制定车棚使用规约、加大违规充电巡查力度,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让电瓶车“安家项目”变成“安心项目”。
解决曹后一村电瓶车停放和充电难题,是省委第一巡视组强化边巡边改、促进立行立改的一个缩影。进驻玄武区以来,巡视组聚焦停车泊位、物业管理、消防安全、政务服务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诉求集中的民生关切,督促地方党委政府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幸福清单”。本报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周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