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在“数字时代”找到获得感
2021-09-10 14:46:00  来源:苏州日报  

村庄名片

张家港经开区

(杨舍镇)

李巷村

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李巷村地处张家港市最南端,历经3次合并,村域面积7.2平方公里,有5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700人,新市民1.3万余人。村党委下设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5名。李巷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黄阿姨,装好这个App,你就可以在上面积分了!”日前,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李巷村河头口近300户村民的手机里装上“智慧乡村”App,该区域人居环境考核全部纳入一张“数字网”。

“当前,数字乡村赋能路径日益清晰,依托大数据重塑乡村治理体系,将村级发展与‘数字+’相结合,打造特色‘数字李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李巷村党委书记陈云说。

透过一款手机App,可以触摸到一场美丽乡村和活力数字深度交融的火热实践。

“民情小店”接地气

“铁三角”串起新纽带

“刘市17组进村道路上有水坑,导致行人出行不便。” “现有老年活动室比较破旧,能否根据实际重新装修。”……走进李巷村的“民情小店”,《民情日记》记录着村民的各种烦心事。每天早上7点到8点半,村干部会变身“店小二”准时上岗,做好服务。

李巷村经历过3次合并,区域内常住人口约2万人。村庄规模大、人口流动性强、居住环境杂乱无章等现状,给乡村精细化治理带来挑战。

今年7月,位于李巷村虎泾口、刘市口、河头口的3家 “民情小店”正式营业。从地图上看,这3个点位巧妙构成一个“铁三角”,辐射出一个5分钟党建服务圈,串起乡村治理新纽带。

村民朱同才是常客。每天清晨,他会来“民情小店”坐一坐,偶尔还会带来村民的诉求。“以前要反映情况,需要专程去一趟村委会,现在村干部每天到家门口来,方便多了。”朱同才说。

“民情小店”运行一个多月,赢得村民频频点赞。

乱垦乱种的绿地再次复绿;健身广场翻新了健身器材,加装了可以休息的椅子;污染的河道再次变清……老百姓反映的“急难愁盼”,件件得到落实。

“民情小店”不光是乡村治理的“哨点”,还是便民服务的“阵地”。免费修理小家电,防诈骗和疫情防控宣传,免费提供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各类惠民举措持续更新,不断丰富。就算村民渴了累了,也能到“民情小店”歇歇脚,喝杯水,聊聊天。

“通过缩短群众与村委的路程距离和心理距离,变村干部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治理工作更加顺畅,基层治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陈云说。

有面子又有里子

“工分制”激发新活力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推动农村加快转型。在李巷村,一场数字化浪潮悄然涌起。

如何有效破解村庄治理中的村民主体缺位、农村基层治理缺抓手等问题?李巷村积极拥抱数字化治理模式,把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切入点,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路子。

打开李巷村“智慧乡村”App,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6大类25小项内容一目了然。

2020年下半年开始,李巷村在河头口试点实施“智慧乡村”App,尝试推行“工分制”,构建“赚”与“花”的工分考核管理模式。同时,对每家每户进行“工分宝”月考核公示、季度通报、年度评比,对“每周之星”颁发奖牌证书。

“工分”与福利挂钩,村民可用“工分”兑换相应的奖品。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可以手机拍照上传至“智慧乡村”App,村里收到信息会立即处理。

“我们把‘工分制’作为发力点,通过‘赚工分’和‘花工分’,让村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陈云表示,“工分制”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今年6月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上,李巷村“工分制”被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展示。

在此基础上,李巷村延伸“互联网+政务”的“最后一公里”,以数据管理为基础,建设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接入张家港市大联动中心,实现网络全覆盖,网格员针对“331整治”等各类事件进行巡查上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线上收集村民的各类诉求,线下结合“民情小店”“民主议事会”等,联动处理村民身边“小急难”;

将5G技术与河水水质监测相结合,更高效、更精准监测主要河道水质。

升级“惠民综合体”

数字化催生新场景

占据村里“C”位的“李巷酒家”,正在进行“惠民改造”。目前,旧沙发、旧桌椅已全部清理一空,厨房与大厅全部打通,墙面焕然一新。

不久后,这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惠民综合体”,会给村民带来新惊喜。

“原先这处酒店每年向村里交租金约30万元。受疫情影响,酒店关停,村里决定升级改造成便民空间。”李巷村兴村特岗书记徐琼说。

根据规划,“惠民综合体”将整合党建、政务和社工服务等各种资源,成为便民惠民新阵地。其中,一楼设立“三会一室”,村委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会、村民议事会等在这里定期组织活动,方便村民议事;二楼和三楼将打造成文明实践为主题的功能区,满足日常开展活动所需;四楼设立“健康万里行”项目阵地,通过数字设备,催生应用场景内,居民可以远程向名医问诊。

一项惠民工程,印证一颗为民初心。

今年以来,村民迎来一个个“小确幸”:村里关闭散乱污企业8家,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股权固化发放现金将从去年的每人200元提升至600元;投入500万元创建5个美丽宜居村庄,新增2个800平方米篮球场;大幅提高奖学金福利,累计发放9.8万元,比去年增加6万元……

“现在村里的生活好了,茶余饭后在健身步道上散步锻炼,还能到小书屋看书,日子很惬意。”村民钱星说。

李巷村还加紧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步伐,计划在各路口、主干道、垃圾收集站等地安装监控,并接入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不断丰富空间数据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村级社会治理效能和质量。

“未来的李巷村,一定是‘整体智治’的数字乡村,依托一张信息网,加强数据共享、开放和安全管控,让更多村民在‘数字时代’找到获得感。”陈云说。(苏报采访报道组)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