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吴中区西浦附属学校“非遗”手工棉被缝制完成了,这床棉被是孩子们从一粒棉籽开始,自己种、自己摘、自己弹、自己制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弹棉技艺传承人、西浦附校非遗课程导师蒋晓栋手把手教孩子“弹棉花”。
四月,大地回暖,校内自然农场的棉花田热闹起来。同学们来到田间,准备播下一粒粒小棉籽。棉籽的个头并不大,带着微微的棕色,摸上去有些粗糙。农技老师告诉大家,这看似不起眼的种子中,孕育着一种人类几千年来赖以为生的植物纤维——棉花。
棉籽刚播下时,需要温暖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才能发芽。同学们认真地给棉苗浇水、松土,悉心照料,小苗慢慢长大,叶子舒展开来。夏天,棉花花开了,奶白,浅黄,淡粉,深红,把校园的田地装点得生动美丽。花瓣落下后,绿色的棉铃开始膨胀,慢慢填满秋日的枝头。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来到田地里摘下棉花。
收获后的棉花并不能直接成为衣物或被子。它需要先经过一道手工艺工序——弹松,这便是“弹棉花”的由来。蒋晓栋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弹棉技艺传承人、西浦附校非遗课程导师。这一天,同学们走进了手工弹棉技艺展示馆,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这项古老的工艺。
两米长的竹弓横在眼前,绷紧的弦上挂着木槌,轻轻一敲,木槌的震动带动棉絮在空中缓缓绽开,如同一小团小团的“雪”。棉纤维本身细而轻,有着天然的卷曲结构,弹松之后,这些纤维便轻轻地聚拢成一团。家长和孩子齐上阵,一下一下地敲着,努力把棉花里的所有杂质和硬度一点点打散,只留下轻盈的棉絮。
蒋晓栋介绍,最早的弹棉工具不过是两根竹竿,通过双手的敲打,使棉花的纤维松散。后来演变成了竹弓,再到元末明初,黄道婆改进工艺,发明了木制弹弓,用竹弓一敲一拉,使棉絮更加蓬松柔韧。如今,这门古老的弹棉技艺在匠人手中经过千百年传承,并未改变多少,倒是因不断历练而越发精细。2020年,这门技艺被列入苏州市第七批非遗代表作名录。
每一床“非遗”手工棉被,要敲弹七千下,牵纱三千根,打磨八百次,才能最终完成。孩子们握着竹弓,敲弹间,手臂渐渐酸了,真正体会到这过程的不易。看着朵朵棉花变成一张厚实的棉被,自己采的棉花,弹起来也格外珍惜。(记者 宋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