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串珠成链”绘就新图景 文化惠民更悦民
2024-12-25 09:42:00  来源:徐州日报  

繁华都市中,时光缱绻如画,那一条条古老街巷犹如画中线条,交织出城市文脉与百姓生活相融的美好图景,诉说一座城的历史与繁华。

打开徐州的“城市影集”,翻开王陵街道这一页,一幅古韵今风碰撞的斑斓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车水马龙中,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王陵路上,文艺范儿与市井气息相交融;老年大学里,“银发一族”正载歌载舞……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徐州市泉山区王陵街道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立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涵,让文化浸润细无声,让百姓尽享家门口的“诗意生活”。

续写文化记忆

一桶桶从深井里拎出来的井水,不仅淘洗尽衣裳的尘土,更氤氲出人间烟火气……位于明理街的倒马井,承载着无数老徐州人的记忆。

光阴流转中,古老的倒马井在整个文化街区的重新打造下,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当市民游客漫步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巷内,还会有曲艺声不经意间飘入耳中。

非遗公益体验课、戏曲公益演出、汉服展演……在倒马井“国潮汉风”文化驿站内,每天都热闹非凡。“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平时就爱看戏曲表演,没事上台也露两手。”文化驿站成为了居民佟昌元和很多老街坊们爱来的“宝藏之地”,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也点亮着百姓的美好生活。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王陵街道通过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与“国潮汉风”文化驿站合作共建。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走进社区居民、融入百姓生活,正不断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在老徐州人记忆的长廊里,位于王陵路南侧的云龙公园同样是不可略过的一笔。从1958年建成至今,多少孩童在这里跑过笑过,又有多少老人在这里歌过舞过……如今,公园内地标性的建筑燕子楼更美了,百姓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美上加美。

冬日,在明媚的阳光中,公园内迎来了一拨又一拨跳舞健身的人。“退休以后老有所乐,跳新疆舞成为我们的共同爱好,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跳着舞,心情很舒畅!”63岁的居民毛阿姨与老姐妹们和着欢快的节奏,满脸笑意地翩翩起舞。

“为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深度融合,我们正加快王陵路历史文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建设。”王陵街道党工委书记马涛介绍,通过深入挖掘燕子楼、倒马井等历史文脉符号,将打造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串起文化阵地

“周二去老年大学上朗诵课,周三有歌唱课,周六还报了模特课,另外每天早晚会去云龙公园跳跳舞……”掰着手指细数每天的安排,今年71岁的王陵街道海郑里社区居民王萍笑称,“我每天活得很忙也很潇洒!”

王萍精彩的退休生活背后,得益于近年来辖区不断优化的文化阵地资源。

唱歌、跳舞、书法……上午10点,来到王陵路上的徐州老年大学,从楼下到楼上,每间教室内都满满当当。推开舞蹈室的大门,欢快的旋律传入耳畔,学员们个个神采奕奕,正拿着手绢,按照老师的指导扭起了秧歌。

“目前学校共开设67个专业、249个班。每年会按照课程受欢迎程度、老师代课水平等评出精品课程,包含钢琴、摩登舞、服装穿搭等等,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感兴趣的专业,不断提升自己。”徐州老年大学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说,在老年大学,每天都能看到大家带着饱满的热情来,又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老年大学的丰富课程不仅为老年人打开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更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觅得一处快乐交流的园地。

此外,今年以来,由王陵街道开设的“梧桐之夜”青年夜校在书城、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课程,场场火热,精准对接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在徐州市展览馆,精彩的书画展览、摄影作品轮番登场,为辖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大餐”。

城市文化空间是承载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市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王陵街道持续加强对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把文化阵地“串”起来,让文化活动“火”起来,奏响了文化惠民的新乐章,也为城市增添了靓丽的文化底色。

焕新文化元素

走进一条街,就是品读一地文化。

如今,在王陵街道,带着浓郁市井气的富国街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很多游客品尝特色美食后,还会到不远处的醒狮小区拍照打卡。漫步在小区的旧街巷,会惊喜地发现这里还隐藏着小吃店、咖啡屋、杂货铺、酒吧等几十家有趣店铺。

精致而有格调的门头,别有特色。推开门来,只见在小而美的花店里,店主一晴正在鲜花簇拥中忙个不停。5年前,一晴开了这家花店,那时小区里的店铺没有现在这么多,“自从富国街火了以后,社区也逐渐形成了氛围,很多游客慕名来到这打卡拍照,带动了生意流量。”

当冬日暖阳洒进店里,琳琅满目的小玩具给人温馨之感。走进店主小鱼的杂货铺,不少游客穿着精致的服装正对着相机拍照,小鱼说,自己创业一年多,小店生意还不错,每天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拍照买东西。

如今,这个由居民楼发展成的街区,正因创新与融合,用“文艺美”碰撞出不一样的“烟火气”。

除了“文艺美”,越来越多的文化惠民演出走到群众身边。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市民、游客走在王陵路上,不时听到悠扬的曲乐声,这是由王陵街道协同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开展的梆子戏惠民演出,让外来游客了解徐州风情,也让本地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氛围。

为了给地方文化不断注入新鲜元素,给群众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王陵街道广泛联系各方资源,携手校企及相关部门组建更多阵地舞台,不断打造文化惠民新场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街道积极招引文化项目,“探秘山海经”VR艺术展即将落户徐州凤凰书城,成为王陵街道探索科技为文化赋能的又一新举措。

文化,一座城市最动情的表达。如今,在王陵街道,随着群众文化工作的欣欣向荣,在记录其发展的相片中,将会定格出更多“以文兴城”的动人瞬间。本报记者 段昱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