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起,在2500多个日夜里,顾金珍亲手编织了400余件毛衣,为南通市福利院、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
1日下午,记者走进崇川区幸福街道管园村“织心社”里,只见衣架上挂着一排“毛衣奶奶”顾金珍刚刚织好、来不及打包的毛衣,篮子里还放着没来得及织完的毛线。“每一件织好的毛衣我都会洗、晒、烫,再装进独立的包装袋,整整齐齐地放进整理箱。”顾金珍说。
顾金珍是崇川区幸福街道管园村七组村民,1949年1月出生,退休前是幸福街道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对孩子常怀怜惜之情。退休后,顾金珍一直惦念着身边的、新闻上的困境儿童,关注他们的居家、学习等问题。
2016年,她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弃婴的社会新闻,虽然孩子被送到了南通福利院,但善良的顾金珍心里很难受。“这些小孩很可怜,我是做妈妈的,也是做奶奶的,对孩子我非常有感情。家里的孙子那个时候八九岁。我就想,自己的孙子衣食无忧,可有的孩子却在为穿衣发愁,于是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把孙子没穿的毛衣改一改,给为穿衣发愁的孩子送去。改好后,我发现家里还有新毛线,就织了一件又一件,想让福利院的孩子们穿得更暖和点。”顾金珍回忆道。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织毛衣成了顾金珍每日的“必修课”,白天她针不离手,晚上看电视时也编织不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顾金珍亲手织了40件漂亮的新毛衣。2017年年底,她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来到南通市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新年礼物。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试穿毛衣、甜甜地叫她奶奶,顾金珍觉得自己的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一开始,毛线主要是自家闲置的,或者买的。后来和朋友聚会,他们知道个中缘由后,都把家里闲置的毛线送给我。”自那以后,不断有爱心人士往她家中寄、送毛线。“有一年快过春节了,浙江的一位教师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我在织毛衣的事,就把家里的一箱毛线寄给我。”讲起好心人对她的支持,顾金珍如数家珍。
2020年1月初,幸福街道管园村利用24平方米的街道闲置车库打造了“毛衣奶奶”工作室——“织心社”。许多热心居民也在顾金珍的感染下加入了织毛衣的队伍,并和她一起做微公益项目,为困境儿童点亮微心愿,照顾村里的困难老人,协助调处邻里纠纷。织心社成了社区的“爱的小屋”。
每件毛衣,顾金珍都会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孩子进行不同的配色,织出不同的样式。“既要穿得暖,也要穿得美。”顾金珍还买来不少可爱的装饰贴片,为手工毛衣画龙点睛。“孩子的毛衣领子是最难织的,要服帖、保暖,所以要特别仔细。”顾金珍向记者介绍,要让孩子们穿在身上能更加平整舒适。
去年年底,顾金珍将织好的40件毛衣全部送给了南通福利院的孩子。今年,她给自己制定的小目标是50件,7到8天就要完工一件。 “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是很好,但趁着还能干,总得多干干。”顾金珍说。
(记者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