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启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赴近海镇利民村,开展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工作。通过全面了解该村资源禀赋、产业现状、集体经济收入等情况,梳理了制约利民村发展的客观原因和薄弱环节,并从存量土地资源挖潜、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村企合作经营等方面,共同探究村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2024年6月,启东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开展经济薄弱村“组团式”挂钩帮扶、结对共建工作的通知》,明确34个经济薄弱村作为结对帮扶对象,深入开展“联村兴业”结对共建活动,通过联动调研、联抓项目、联建组织,落实“组团式帮扶、结对式共建”任务清单。安排1位市级挂钩领导、1名区镇级挂钩领导、1家结对市级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1个联建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组成34个经济薄弱村“帮帮团”,携手奔“富”。
据了解,启东通过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调研、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召开一场现场协调、解决一批发展难题、实施一个兴村项目“五个一”形式,推进薄弱村集体经济“节节攀升”。一年多来,各结对单位立足职能优势各展所长,以党建引领为“笔”,以担当实干为“墨”,共同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多元路径激活“造血功能”。启东各结对单位立足职能优势,为薄弱村量身定制产业振兴方案。启东农业农村局依托乡村振兴先行村项目,帮助红星村改造拓宽主干道,组织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与部分种植户开展农业订单合作,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启东财政局精准识别民丰村资源禀赋,推动闲置屋顶光伏项目落地,同步升级合作社培训教室,开设电商直播等前沿课程,带动125名村民掌握新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与村集体增收双赢。启东公安局协助振兴村成立强村公司,通过“书记直播带货”销售特色农产品,预计年增收超10万元。启东教育体育局挖掘教育系统食堂需求,积极牵线全市10余所中小学通过规范的招投标入围机制,定向采购小闸口村的优质农副产品,预计每年为该村稳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多元机制唤醒“沉睡资产”。聚焦闲置资源高效转化,变“存量”为“增量”。启东城管局发挥市容管理专长,定期组织环卫力量支持结对村环境整治的同时,积极帮助锦绣村成立“锦秀保洁有限公司”,以“政府+企业+集体”模式承接环卫服务,每月为村集体创收6.5万元、盈利1.2万元。启东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帮扶竖河镇村盘活原村委会办公场所,通过转租3年增收6.5万元,并为村民创造包装、拣货等20多个长期就业岗位。启东供销总社针对袁家灶村土地零散痛点,引入公共充电桩项目,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级受益”合作模式,成功帮助该村开辟稳定财源。
多元共治凝聚“发展合力”。深化组织共建,持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启东发改委联合市级机关第七“团青共同体”与海复镇四堤村签订协议,通过定期开展“青力青为”志愿服务紧密干群纽带。启东法院发挥司法专长,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覆盖群众200余人次,为乡村治理筑牢法治屏障。启东数据局构建“网格+代办”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向西村,加速民生工程落地,成为近海镇首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示范村。启东卫健委组织下属卫生院赴河湾村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累计开展健康讲座11场,义诊义检受益群众达1200多人次。启东人社局聚焦秦潭村就业短板,动员村民参加吕四港镇招聘会,推动人岗对接,有效促进村民的转移就业和稳定增收。
(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