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点燃乡村少年航天梦想
2025-07-16 17:27:00  来源:江海晚报  

“哇,‘火箭’起飞了,太神奇了!”盛夏时节,蝉鸣声声,一群孩子正在专注地组装水火箭模型。随着“砰”的一声轻响,自制的水火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南通市崇川区秦灶街道秦北村的上空响起了阵阵欢呼。

9日至11日,南通开放大学“星火问天·航天筑梦”科技研学团暨“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走进秦灶街道,为50名乡村小学生送去一场航天科普课。

校社协同,打造家门口的课堂

针对乡村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资源有限的现状,这支由机电工程专业学生组成的省级重点团队,联合秦灶街道秦北村村委会、秦灶社区居委会及北城小学、沿河桥小学,构建“高校+社区+小学”协同育人平台。活动精准覆盖三至五年级科技兴趣萌芽关键期,通过“理论+实践+展示”三维体系,将航天梦想播种在田间地头。

开营首日,相关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火箭腾空而起的神秘面纱。借助航天发射、空间站等影像资料,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原来宇航员在太空是这样吃饭的!”沿河桥小学四年级学生李萌兴奋道。随后的纸质火箭模型制作环节,大学生志愿者耐心指导孩子们裁剪卡纸、精准黏合部件,让抽象的伯努利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变得直观可感。

梯度实践,科学梦想一飞冲天

10日,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分组挑战更具难度的水火箭制作任务。利用常见的塑料瓶、气泵和水,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组装。“加压!准备!发射!”指令下,水火箭拖着水雾划出一道道弧线,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北城小学五年级学生王露晗所在小组在连续3次发射失败后,坚持不断调整水量和尾翼角度,最终成功发射。王露晗兴奋地说:“失败几次没关系,科学探索需要耐心。”

随后,孩子们又向更复杂的多级火箭模型设计发起挑战,思考如何让“火箭”飞得更高更远。

星火燎原,航天科普常态化

闭营式上,50架形态各异的火箭模型在秦北村党群服务中心集体亮相,现场变身“航天博览会”。“我们不仅要带来看得见的成果,更要留下可持续的资源。”带队教师昝晨介绍,团队同步建立“航天科普资源库”,将授课视频、模型教程赠予社区。

南通开放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葛灿表示:“学生用专业知识反哺社会,也在服务中深化职业认同,这正是‘三下乡’的价值。”

目前,该项目已被正式纳入秦灶街道青少年科普工作长期规划。南通崇謇少年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国建透露,今年秋季学期,街道将依托现有资源和模式,开设常态化的“星火课堂”,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受益。

(记者高阳 通讯员昝晨)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