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灿 通讯员 毕增亮)“我们能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能。”近日,在花果山景区的“儿童安全教育驿站”,连云港师范学院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圣护童”志愿团队正在进行安全知识小问答,小游客答对问题后,志愿者还为他佩戴上了原创设计的“大圣护童安全徽章”。不只是来自连云港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在这个暑假,我市各高校红十字会组织开展41个“博爱青春”项目,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社区、校园、乡村,用知识与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温暖。
自2012年以来,我市实施“博爱青春”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项目386个,3090名志愿者用4598天服务时长为超20万人次群众送温暖。今年暑假,我市开展41个“博爱青春”项目,涉及关爱女性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普及急救知识、助力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和社会情怀。
在开展“博爱青春”项目过程中,各院校青年志愿者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打造有特色的志愿服务。连云港师范学院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圣护童”志愿团队以原创安全教育文创产品吸引儿童参与。现场展示的防溺水贴士、安全出行要点、用电安全“九不准则”宣传页以及安全主题易拉宝、印有安全提示的“大圣”主题团扇和特色“大圣护童安全徽章”,巧妙地将大圣IP与安全教育相融合。
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则以解决老年群体急救能力薄弱、精神关爱缺失、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等现实痛点为核心,在多个社区及养老机构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他们精心制作并送出近100只艾草锤,先后走进润城东方东风乐龄生活馆、天顺国际花园、文昌社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急救课堂,准备了八段锦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老人送去爱与关怀。
“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增长了见识。在今年的‘博爱青春’项目结束后,我们还计划进行总结展示会,通过分享优秀案例、激励先进团队,让更多人看到青年志愿者的奉献与成长,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用青春力量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