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驻足在山阳湖畔,看运河之水涓涓流淌;中午,漫步于河下古镇,尝古朴小镇特色美食;傍晚,乘上一艘画舫,徜徉在里运河上,听国师塔风铃轻吟……“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好画卷渐次展开。
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我市不断迎来“高光时刻”,央视秋晚、首届“淮马”和大运河城市非遗展等大型文体活动的举办,让淮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安,打响“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品牌,在淮安的“美丽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大运河建设的成就不仅带动了淮安的发展,更是造福了市民和来淮安的游客,凝聚了推动淮安发展的强大合力。
精彩闪回:
高光时刻 托举淮安“犇跑姿态”
今年4月18日,一场全国瞩目的赛事在淮安举行。“犇跑淮安,幸福平安。”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喊着口号,沿大运河畔激情开跑,春意盎然的运河水城美景惊艳了所有人,也沉醉了跑友的心。随着央视全球直播,淮安又一次惊艳了世界。
运河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间又来到2019年9月13日晚,中央广电总台中秋晚会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精彩上演。主舞台的造型宛如一艘从历史深处缓缓驶来的帆船,上面有淮安人熟悉的国师塔、运河桥等造型。“中国好人”接兴国激动地表示,家乡能举行这样盛大的晚会是全体淮安人的自豪,说明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如今的大运河畔,越来越多类似的文体活动在此举行,与“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的气质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市紧扣大运河文化的“根”与“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生态、现代、开放、时尚、活跃的新淮安跃然纸上。
发展实践:
问计于民 打造精品民生工程
全线贯通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北起清江浦区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友谊桥,全长约27.1千米,总投资约2亿元,整体计划年底竣工,将清江浦、漕运城、山阳湖、河下古镇四大旅游片区“连点成线”,有效串联沿线景点、提升服务设施品质,真正实现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省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决战之年,是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提升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谋划、重点布局,聚焦“千秋淮扬”文化高地定位,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
坚持以项目为王,有力有效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我市坚持将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项目、聚力实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围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一大目标、申创国家级淮安运河旅游度假区一条主线、打造世界治水论坛一个IP”的工作思路,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持续推进山阳湖片区招商策划,完成中国水工科技馆项目立项和展陈、建筑设计方案及现场试桩。成功举办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投资项目路演活动,签约投资9个项目,为文旅产业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坚持以文化为魂,有声有色扩大大运河文化影响。深挖淮安大运河文化内涵,铸造品牌、丰富载体,着力打响“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城市品牌。
记者观察:
城市发展 造福人民群众
幸福感,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所在城市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定感。事实上,幸福指数越高的城市,往往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市委市政府提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目标,绝不是就“大运河”谈“大运河”,更重要的是以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最终实现致富淮安百姓、造福淮安人民。
近日,我市举行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拉练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动员会,全市上下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策全力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回应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
新闻1+1
我与运河共成长
有绿水青山点缀,有乡愁记忆留存,有高质量发展支撑……对淮安来说,幸福感藏在每一个民生细节里。
花街深处坐落着一家富有淮安风情的糖水店,老板将“我爱淮安”四个大字印在布上挂在屋檐下,店内随意摆放着一些具有老淮安特色的物件。老板于志祥说:“2016年我们就在这里开店了,当时整条花街可以说是‘一般般’,游客行人不愿进来,店里生意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了,不仅环境改善了,文化旅游氛围也十分浓厚。”
城市环境美了、文化活动多样,给于志祥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近年来,淮安建成了大型生态公园、滨水绿地、古典园林等,不仅为市民打造了亲水亲绿的开放式休闲空间,也形成了里运河沿岸大规模生态景观带,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于志祥说,他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这几年目睹着运河两岸建设越来越好,糖水店的发展也更上一层楼,客流量每天都在上千人次左右,不仅如此,他还在淮安文创园开了一家分店。“现在我的糖水店的名声像大运河一样流向了全国,不少人专门过来品尝,想着加盟店面,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融媒体记者 陈 帅 通 讯 员 于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