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清江浦”的缘起
水青为“清”,水滨为“浦”。我市主城区原名清江浦,或称清江,而清江浦原为河名,指今天淮阴区马头镇至淮安区淮城街道之间的里运河。在清江浦河开凿之前,清江浦及其周边地区还是人烟稀少之地。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瑄为保证漕运通畅,沿北宋沙河古道开凿清江浦河,即“因旧渠而疏之,置牐曰清江浦”。“600年前,明代漕运总兵官陈瑄开凿了清江浦河,从此,作为运河城埠的清江浦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大视野,并渐而成为以漕运枢纽和河道治理中心闻名遐迩的运河重镇。”淮安市政协原主席王维凯曾在《印象清江浦》一书中如是说。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有利的水运条件,奠定了清江浦在漕粮转运、漕船制造以及河道治理中的中心地位,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一个中转站,并走向繁盛。”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何伟介绍,清代乾隆时期,由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外地富商大贾及工商业者聚集于此,清江浦总人口超过50万,成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是当时全国知名的商品集散地,还出现了一批著名会馆。大量过往旅客在此停留,刺激了粮行、餐馆、客栈等服务行业的兴起,商业也得到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清江浦成为清河县治、江南河道总督、淮扬道的共同驻地,设立常盈仓、造船厂,其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升。这些变化进一步推动了清江浦城市的繁荣,清江浦成为一座消费城市,餐饮等行业随之兴起。
如今,走进陈潘二公祠,矗立在小院中央的明代皇帝嘉奖陈瑄的两通圣谕祭祀碑向后人讲述着陈瑄开凿清江浦河的历史贡献。漫步在清江浦区里运河上的清江大闸,看着这座中国大运河上保存最为完整且还在发挥作用的明代水闸,仿佛听到曾经的“漕运咽喉”在向无数人诉说着开埠600多年来的沧桑。
漕运式微的寂寞
“清江浦的繁荣不是建立在地区自然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运河交通基础之上的,其发展必定具有极大的脆弱性。一旦运河功能受阻,那些逐利而来的客商大贾便会迅速散去。加之清江浦周边全是农村,腹地经济薄弱,这也是近代新式交通兴起之后,清江浦包括两淮地区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何伟解释。
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因河而兴的清江浦城,于清末也因河而衰,失去了昔日的热闹和繁盛。清代中后期开始,运河的水运条件每况愈下。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江南漕粮改由海运北上。自此,清江浦失去河道治理中心的地位。光绪二十七年以后,黄河泥沙逐年垫高运道,借黄济运使运河终至淤塞难通,清口失去枢纽地位。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撤漕运总督,漕运制度正式退出舞台。如今,走进御碑林立的“江淮第一园林”清晏园,看着眼前昔日江南河道总督署的西花园,依旧能够感受到河道总督们对“河清海晏”的向往与期盼。
晚清时期,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兴起,水运交通无法再继续支持漕运,更无法满足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随铁路的兴起由运河沿线转移到铁路沿线。追逐市场而来的各地客商逐渐从清江浦散去,导致城市人口数量骤减、商业不断萧条。民国初年,清江浦城市人口仅有10万人左右。“回顾清江浦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出漕运的兴盛及运河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清江浦不断走向繁荣。可以说,清江浦的历史就是大运河漕运兴衰史。”何伟感叹道。
因河复兴的期盼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里运河作为老河道的价值日益凸显,而以集中展现自清江浦开埠以来人文景观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更给古老的里运河复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北起大闸口、南至堂子巷,既有多处明清时期留下的漕运石码头,又有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慈云寺及国师塔等多处名胜古迹。站在新清江浦楼之上,犹如置身于淮安版“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看到的是运河之都的历史沧桑与繁荣景象。以里运河为脉,以运河文化为魂,蕴含淮安历史文化风情,集聚运河水城风光与名胜古迹……如今的里运河畔,正建设成为一处开放式运河文化旅游区。
在京杭大运河河畔,黄码港、益海嘉里、智慧物流港等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清江浦区黄码镇内临港新城“港产园”联动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2021年2月28日,黄码港顺岸式泊位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黄码港建设又向前迈出一大步。黄码港共规划29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66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京杭大运河主航道沿线吞吐量最大的现代化内河港口;2021年11月30日,益海嘉里(淮安)一二期项目在临港新城实现联动建设,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150亿元、税收达2亿元……
“现在淮安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淮安正在全面推进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提升现代航运功能,打造运河优美环境,放大运河文化旅游功能,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重现‘运河之都’ 繁华盛景。”何伟说。站在京杭大运河河畔,眺望河面上川流不息的货船,因运河而生的清江浦正微笑着拥抱已经到来的城市发展新时代。融媒体记者 秦艳艳 刘权 通讯员 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