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筑牢生态文明根基 绘就绿色发展新卷
2024-10-21 10:38:00  来源:淮安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市应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结合地方优势,全过程推行绿色建设、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持续且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培育工程,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以节能、环保、安全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一方面,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结合各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引导广大企业加速应用绿色技术、实施绿色工艺、开发绿色产品,实现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双提升双达标”,努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节能减排行动。通过多元渠道向企业宣传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全面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壮大绿色生态经济,打造绿色产业集群。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下,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向全过程减污、降碳和清洁生产延伸。一方面,建设以“生态+文旅”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集群,发挥市场优势延伸生态产品价值。在这一层面,建议按照“生态+文旅”发展思路,打造以京杭大运河、漕运文化、江淮风情为核心的“生态文旅水城”,并将文旅品牌纳入区域营销推广计划,逐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着力打通资源向资本转化的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系统调查区域内生态资源,列出资源目录清单,合理评估资源价值。同时,积极搭建相关交易平台,推动资源的市场化交易。引导金融机构拓展绿色产业相关业务半径,增加融资担保、绿色产业基金、生态银行等金融服务,推动资本向生态经济领域渗透。

加快绿色能源开发,实现能源结构升级。工业绿色转型,节能降碳是关键之举,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应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抓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淮安工业驶入绿色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将清洁能源开发置于战略层面,不断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同时,大力发展地区优势新能源,提升新能源市场占有率,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加强城乡节能宣传,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市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研发环保技术与环保产品,为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做好准备。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公共环境。低碳交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公众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重视低碳交通推广,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这一方面,我市积极推广公共电动汽车、有轨电车、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从而优化城市整体环境。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自行车道、人行道等基础交通设施,为绿色出行提供良好环境,使绿色交通体系更加健全。同时,采用多样化宣传手段,向公众传播绿色交通的重要价值,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低碳出行的习惯。

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巩固生态环保成效。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充分发挥森林、农田、湿地、土壤的固碳作用,巩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一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空间,通过保育保护具有显著固碳功能的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育保护,巩固现有碳储存。我市在提升生态碳汇方面,对区域内的湖泊与湿地进行系统治理;在农业碳汇层面,借助新技术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量,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土壤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健全碳汇计量监测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湖泊、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逐步建立覆盖生态系统的碳汇监测网络,构建生态系统碳汇“一张图”。■周 雪

(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淮阴区委党校教师)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