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润州区南山街道回龙社区,这里青山环绕,碧水潺潺,绿树成荫,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宛如现代版“桃花源”。近年来,为解决农村环境整洁度与美观度不优的问题,回龙社区党支部以“抓整改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促提升谋长效”为路径,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小切口”,推动人居环境实现“内在美”与“长效美”的双向蝶变。
议事协商,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力”
为精准对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社区党支部依托“茶会小院”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代表共商治理良策,建立“需求收集-议题研判-靶向治理”的机制。针对基础设施维护、公共空间利用率低、池塘漂浮物多等问题,鼓励居民“亮点子”“出实招”,凝聚起环境共治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5场,解决了回龙山组村庄西侧道路通行、田间小道硬化、路灯维修、绿化管护、墙面美化等问题,真正实现“居民事居民议、社区事共治理”的基层民主实践。
网格管理,织密环境整治“责任网”
社区党支部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网格管理,实行“定人、定责、定格”工作机制。以党员干部为“主力军”,对村组巷道、河塘水域、房前屋后等区域开展集中清理,重点解决乱堆乱放、枯枝杂草多、垃圾箱外溢等问题。同时,网格员每日穿梭在村组巷道,对环境卫生、河道清洁、设施维护等情况进行巡查,通过“巡查-上报-处置-回访”的闭环流程,让垃圾清运不及时、墙面小广告乱贴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让乡村始终保持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的良好风貌。
志愿服务,厚植乡风文明“渗透力”
社区党支部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联合志愿团队、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万家”“清洁家园齐参与”等主题活动,以“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示范效应,带动居民自发清理庭院、维护门前环境。由退休党员组成的文明引导队常态化在村组里对乱扔乱贴、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即查即劝”,积极向居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孙晨飞
本报通讯员 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