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号拖轮注意!船队即将出发。”繁忙的港口船来船往,驾驶舱内,“老船长”运筹自如,不断发出指令。茫茫江面上,40万吨级巨轮在拖船拖带下缓缓出坞,驶入长江。
“老船长”名叫窦正满,是无锡市江阴澄港拖轮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乘风破浪40多万海里,常年与大江大河为伴,窦正满对长江和沿海海域的水文、气象、港口情况了然于胸,被同行称为“活海图”。创业18年,他“退伍不褪色”,心系国防,带领公司积极参加重大国防工程建设任务,拥军爱民,扶贫帮困,助学修路,被授予“江苏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2004年,从部队退役的窦正满面临两难选择:到地方去当公务员,还是自主择业?凭借着一腔干事的热血,窦正满决定“去广阔天地闯一闯”。当年,他从上海复兴船务公司买下一条二手拖轮,和3个老战友一起拼凑60万元,创办了江阴澄港拖轮船务有限公司,走上创业之路。
同时指挥多条拖船拖带巨轮的本领,是窦正满花了26年时间从部队学到的。“巨轮在水中受风流影响,往往一个小小的晃动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若碰到码头,码头便会坍塌。”窦正满说话时双目炯炯,“这时就需要多艘马力足够的拖轮,根据巨轮前后左右的移动,随时调整拖轮拉力。尤其是在大风情况下,拖轮在什么位置作业十分讲究。一般只有在下风口处,才能将大船控制住。”这项需要多人协同的工作,对总指挥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各种技术细节,窦正满早已烂熟于心,也因此,承接拖带难度大的业务,他心里从不“发抖”。
虽然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但想要在业内站稳脚跟并不容易,“当时国有企业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像澄港这样一家刚起步的民营企业想要承接业务,真的很难。”窦正满坦言。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讲诚信。”江阴澄港拖轮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他一起创业的老战友车国清回忆说,2005年春节前,他们从张家港运一批机械设备到天津,航行至青岛外海时遇上寒潮,“海面风力10级,船体倾斜27度,海水打上甲板随即结冰,很多船员因严重晕船呕吐不止。”大风大浪中,窦正满和战友们咬牙坚持,整个船队硬是撑过近30个小时,最终在春节前一天将设备按时交付。
军人作风,使命必达。随着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陆续开工兴建,窦正满的公司业务量逐年增大,凭借吃苦耐劳、诚信经营,一次次圆满完成的工作让他们逐渐树起口碑。今天的江阴澄港拖轮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5艘各种型号的拖轮及一艘载重1万吨的自航甲板驳船,总功率超过13万马力,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拖轮企业之一,业务遍及长江下游及沿海水域。
窦正满始终对军队和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企业平台,全力帮助退役军人就业。目前,公司近300名员工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退役军人。
2015年,国务院军转办特聘窦正满担任“全国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创业导师”,每次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尽力为军转干部提供帮助;2016年省人社厅授予他们公司“江苏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2019年,窦正满组织10位业务精、政治素质高的退役老兵组成专业看护小组,义无反顾承担起“功勋测量船”远望2号船的看护任务。
“如果社会是一艘船,爱就是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军队培养了我,我要把回馈社会当作责任和义务。”窦正满不仅这样教育员工,更是身体力行。
窦正满不忘桑梓情,看到家乡的村道多年仍是“晴天灰蒙蒙,雨天水汪汪”,他主动出资修整,为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解决“行路难”;今年,他又出资为村道安装路灯,照亮家乡晚间路。看到河南省固始县黄港小学因缺乏资金,正在修建的新校舍面临停工,他立即慷慨解囊,并号召熟悉的企业家捐款,解学校燃眉之急。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窦正满给自己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拿出积攒的100万元,捐赠给母校淮安市洪泽区朱坝中学,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并结对资助11名贫困学生。同年,他受聘担任洪泽区朱坝街道马棚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为当地的党组织建设出谋划策,为家乡发展筹措资源。
用责任破浪前行,用爱心汇聚江河。窦正满始终把军人的冷暖、军人的责任、军人的担当放在心中,先后获评“江阴好人”“淮安好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 本报记者 俞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