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生启动在线学习已有一段时间,这期间老师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有的当起快递小哥亲自给孩子们送教材,有的滞留在海岛仍想尽办法坚持教学,有的研究学科整合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孩子们居家学习期间,学有所获。
学生在线上课缺教材,老师当起“快递小哥”
“是小雨的家长吗?请到村口的卡点把孩子的教材拿回去!”3月5日一早,小雨的家长拿到孩子的教科书连连感谢:“孩子再也不用一边用电脑上网课,一边拿手机看电子教材了。”
因为疫情,这段时间学生们只能在家收看线上课程,没有教材,他们只能一边用电脑上网课,一边拿手机看电子教材。这不仅影响了线上教学的效果,更会伤害到孩子的视力。
考虑到这一点,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联系新华书店备齐了主科教材。“教材到位以后,我们进行了消毒,然后通知家长们分批、分时间段到学校门口领取。”校长诸士金说,“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因为疫情期间去了外地,回家以后还在居家隔离期,没办法出门拿教材,也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也无法到校。我们就想到了送教材上门的办法,学校志愿者教师们纷纷报名,于是大家就当起了‘快递小哥’。”
记者了解到,该校594名学生除了住外地的,当天都拿到了新教材,部分在外地的学生的教材也通过快递寄送。
人在囧途回家难,她当起“海岛主播”
这个寒假,雨花台中学国际部的化学老师倪蔷薇有种“人在囧途”的感觉。过年前,倪蔷薇到马来西亚探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本预订回国的航班一再被取消,周边国家的过境关口也暂时关闭,无奈倪蔷薇滞留在了东南亚的海岛上。
为了不影响学生们五六月份统考的学习进度,她利用身边所有资源和工具,当起了“海岛主播”。
网课之路,因客观条件不利,可谓困难重重。筛选录播软件、准备教学场地,视频剪辑合成……因为服务器问题,倪蔷薇完成一节课的备课、录制、编辑、上传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有时晚上录完课,改完学生作业,都已到凌晨两点。
为了精益求精,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倪蔷薇还使用起了白板辅助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板书步骤的辅助讲解,只靠PPT和课堂口头描述,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倪蔷薇说,因为当地买不到手写笔,她只能向酒店申请借用会议白板,白天条件不允许,就等到晚上员工下班后,在酒店的会议室,支起三脚架,进行手写讲课录播。
如今因为买不到机票,倪蔷薇依然滞留在马来西亚。她说:“所有的艰辛都被上完课后学生的一句‘老师,辛苦了’全部融化,瞬间幸福满满。”
将疫情和学科结合,老师打起“组合拳”
“病毒怕热。学了分子知识,你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怕热吗?”这是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物理教师张雁君在《走进分子世界》的直播课中提出的问题,将分子知识与疫情进行了巧妙结合。
“对于病毒怕热这类现象,以前就只是觉得新奇。学了这节课,我才明白这背后的科学道理,物理还是蛮有意思的。”八年级学生朱志玮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物理课外,其他很多学科也将疫情融入学科教学中,如化学课上让学生探究酒精为何容易引发火灾,数学课上让学生根据病毒侵入人体后繁殖规律计算病毒繁殖多次以后的数量等。
学校还成立了以语文组为核心,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参与的《诗词带你走中国》跨学科项目教学组,多门学科老师打起“组合拳”,将多学科知识融入一堂综合课中。比如在说到跟武汉相关的诗词时,语文老师就会融入地理学科知识,了解武汉的地理位置,便于学生理解诗词。“这样的教学可以打破分科主义、消解碎片化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灌输。”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南报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 通讯员 周波 胡荃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