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1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2025年第一季度) > 正文
周寿斌
“下岗职工”自学成为储能专家 甘当“义工教授”无私奉献
2025-02-19 10:40: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周寿斌,男,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2000年,周寿斌“下岗”再就业后,通过“恶补”专业知识,从一个电池行业门外汉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储能专家”。他扎根企业研发一线20余年,带领团队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及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新产品研发,研制出的“高原专用电池”运用于国家重点扶贫工程项目——青海尼玛太阳能发电项目,解决了我国最后一个无电县群众用电问题。他利用“周寿斌劳模工作室”,义务帮助10多家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被当地称为“义工教授”。

电池“门外汉”自学成为“储能专家”

周寿斌原本是国营企业员工,下岗后通过“赶集摆摊”维持生活,2000年进入华富公司,他专注于学习,通过“恶补”专业功课,从一个电池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他扎根企业研发一线20余年,甘于寂寞、潜心研发,带领他的团队奋力拼搏,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了高性能长寿命铅碳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其热管理系统等20多个新产品的研发,解决了电池能量远程管控等8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完成了新型电极复合添加剂材料工艺等11项工艺创新。截至2024年底,他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9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两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参与了7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起草,拥有授权专利65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其中1件获中国优秀专利奖。他用发明创造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实现了从“下岗职工”到 “储能专家”的华丽转变。

攻克电池“高原反应”难题,让“无电县”成为历史

高海拔牧民用电难,长期只能点蜡烛,风能、太阳能的储能一直是“卡脖子”的难题。青海高原海拔最高的地方5000多米,昼夜温差高达60多度,对太阳能储能电池的要求特别高,同时,为了防盗,电池还必须深埋地下,又给电池的防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研发面临众多困难。为攻克难题,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扶贫工程任务,周寿斌多次爬到海拔5000多米的区域,克服高原反应,收集电池测试数据,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在高原地区大部分地方没有路,他与同事们硬是将几十斤的电池背了上去,就这样的收集、实验,再收集、再实验,他带领同事们一干就是三年多,最终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原专用电池”,并填补国内空白,该产品运用于国家重点扶贫工程项目——青海尼玛太阳能发电项目,解决了我国最后一个无电县群众用电问题,让“无电县”成为历史。

“义工教授”公益助企,谢绝奖金高达百万

周寿斌借助“劳模工作室”平台优势,先后帮助10多家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节本增效超5亿元。扬州市邮星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消防器材制造企业,该企业想研发一种能适应各种特殊场景使用的灭火机器人,周寿斌联系沈阳理工大学,帮助组建项目团队,研发出能够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的高精度自动导航消防机器人,帮助该企业成功破局解题,企业老板特提50万奖金来表感谢,被他婉言谢绝。作为工会系统的“义工教授”,周寿斌帮助“高邮浩翔”自主研发的“ZXJ350型移动及井眼可调式油气井钻修复合装备”,成功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如今接到中东地区阿曼石油开发公司等多家外贸订单,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他帮助华胜机电、一洋制药、恒沣制药等近10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每年辅导近2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他谢绝企业“科技红包”“利润分成”高达百万元。

从下岗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对周寿斌和他的团队来说,过往的荣誉是汗水铸成的历史,现在每天都是新的征程。周寿斌说:“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这就是我的初心,是我这一辈子的追求。”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