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芳,女,1952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王堂村退休村医。从19岁放弃进入公社卫生院而选择留村担任村医起,张世芳55年来始终坚守那句“村里太缺医生了,我要留在村里为乡亲们服务”的承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用精湛医术和温暖关怀,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乡亲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毅然留村选择一辈子守护村民健康
1970年,初中学历的张世芳被双楼大队(今马坡镇双楼自然村)挑中,成为卫生室村医的人选。恰在此时,马坡人民公社卫生院也找到她,希望她能到卫生院化验科工作。一边是公社卫生院每个月23元不菲的工资收入,以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办公环境;一边是乡下村医可怜的工分报酬,还有那风里来雨里去的巡回医疗,彼时只有19岁的张世芳陷入了两难选择。想着乡亲们看病的种种不易,张世芳下定决心,她对大队书记说:“公社卫生院不缺我这样的人,但村里太缺医生了,我要留在村里为乡亲们服务。”这一句朴素的应允,成了张世芳一生的坚守与承诺。
不畏艰苦践行仁医仁术的医德操守
在正式上岗前,张世芳在卫校培训了两年,作为班里唯一的女学生,她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白天认真上课、夜里刻苦背书,考试成绩好的远近闻名,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位拼命的女村医。然而直到回村正式开始行医时,张世芳才感受到,同眼前的困难比,在卫校的那两年简直太幸福了。当时,双楼大队有大约130户村民,面积大且分布较散,张世芳和同事白天背着药包“巡回医疗”,挨家挨户上门提供服务,晚上休息时经常接到村民求助,家门上都被敲出了大大小小的坑。村民一喊,张世芳就背上包到村民家去,没有手电和路灯的年代,摸黑走十几里地去看诊是常事。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村民高烧迟迟不退,因为担心发生意外,张世芳在他身边守了一夜。因为当时也没有钟表,张世芳自己也没意识到守了那么久,看到天亮了,老人的烧也退了,她就背起药包接着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三间瓦房,一位同事,张世芳一干就是42年,这期间,她的同事换了一名又一名,不少被调去了镇里卫生院,但她始终不为所动,也从不叫苦,她的命运早已和乡亲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即便到了2010年法定退休年龄,因村民们强烈需求,她又再次被返聘两年。
义务问诊用点滴关爱温暖四邻人心
2012年,张世芳决定正式退休,本以为自己终于能歇下来了,但习惯了找她看病的乡亲们还是会到家里找她,一辈子牵挂村民健康的她也放不下乡亲们,一来二去,张世芳的家就成了村民们的“免费诊所”,为此,她还置办了听诊器、血压仪等器材。13年间,常常天还未亮,“咚咚”的敲门声便会响起,村民们或来测量血压,或咨询用药方法,从头疼脑热的用药选择,到哪家医院药店看病买药更实惠,事无巨细,都会向她请教。面对这些在旁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的问题,张世芳总是耐心解答,用专业知识化解村民的无助与焦虑。73岁的李桂英常说:“这么多年,世芳就像俺家里人,大家都信她,有什么不舒服、用药上有不懂的,第一时间就想先找她问问。”张世芳总是笑呵呵地说“当年我没去公社医院,就是想给乡亲们看病的,虽然退休了,但承诺不变,只要大家有需要,我就会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