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鸿,女,1970年4月生,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城郊社区居民。2008年,郭美鸿的丈夫遭遇车祸,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语言表达能力。面对灾难,郭美鸿倾尽所有送丈夫就医,一边精心照料丈夫,一边抚育正在上高中的儿子。2012年,郭美鸿被查出乳腺癌,她隐瞒病情、独自抗癌,用坚强隐忍笑对生活苦难。十七载春秋,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风雨飘摇的家;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执子之手,守护一生”的深情。郭美鸿曾获“江苏好人”称号。
不离不弃 倾尽所有医治丈夫
2008年的一天,下夜班的吉小军骑着摩托车回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车辆撞倒在地。接到噩耗的郭美鸿立即赶往医院,看到浑身肿胀、血流不止的丈夫,郭美鸿瘫坐在地。“医生建议立即转到南京大医院做开颅手术,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不能放弃。”就这样,吉小军被转往省人民医院,在ICU外,郭美鸿寸步不离地守候了整整20天。为了筹措十几万的巨额医疗费,她掏空家底,含泪四处奔走,三餐仅靠馒头果腹。
出院后的吉小军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这一切,郭美鸿擦干眼泪,在就近的建材城找了份卖瓷砖的活计,靠着几百元微薄工资和低保金,一边支撑儿子高中学业,一边全力照料丈夫。清晨5点的闹钟,是她一天的起点:帮丈夫穿衣洗漱、喂食翻身、处理排泄……她没有一句怨言,“那时没有洗衣机,每天都要洗一大堆衣服床单,冷水里一泡就是一个多小时,手裂了,腰疼得直不起来。”当看到丈夫努力地、摇晃着竖起大拇指时,郭美鸿的所有辛劳都在这一刻化作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的,他都懂……” 这个简单的动作,支撑着郭美鸿坚持下去,她用无声的坚守印证了婚姻最厚重的誓言——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坚强隐忍 罹患癌症抗争命运
2012年,郭美鸿不幸被确诊为乳腺癌中晚期,丈夫瘫痪在床,儿子备战高考,这个被命运反复捶打的女人,第一次躲在洗手间里咬着手背无声痛哭,只因怕被房间里的丈夫听见。
再三考虑,郭美鸿选择了隐瞒,她将有所好转的丈夫托付给乡下的亲戚,编织出“去打工挣钱”的善意谎言,独自踏上抗癌之路。化疗的副作用让她呕吐到直不起腰,她却在视频通话时用帽子遮住脱发的头顶;放疗灼伤的皮肤火辣辣地疼,她却坚持每隔一天,辗转两趟公交车去乡下看望丈夫。
在化疗最痛苦的阶段,郭美鸿常常整夜无法入睡,她把止痛药和止吐药藏在抽屉最里层,生怕被回家的儿子发现。她总说“我丈夫需要人照顾,儿子要考大学,我的病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即便在最虚弱的时候,她仍省吃俭用,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存进丈夫的康复基金账户里。
春风化雨 言传身教筑就家风
生命的回甘在郭美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当她的头发重新变得乌黑浓密,当丈夫颤巍巍迈出第一步时,也感动着亲友邻里。门口一些往来不多的邻居,现在也会主动帮郭美鸿推轮椅、搬重物。这是郭美鸿用赤诚纯粹的品格与经年累月的坚守,在巷弄里传播开来的善意种子。
她的坚守,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们的精神品格,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当儿子主动将婚礼礼金存作父母医疗备用金时,当小夫妻逢年过节总不忘给母亲塞钱时,这份孝心与担当,正是郭美鸿17年来言传身教的最好见证。郭美鸿总说:“社区帮我们翻新房子,逢年过节来慰问,还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未来的日子我们更有盼头了。”
爱与善良的种子在郭美鸿家中生根发芽,终成向上向善的家风。从丈夫病榻前的坚守,到儿子儿媳的反哺,再到邻里间的温暖传递,这份美德如同不熄的灯火,照亮了一个普通家庭最动人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