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驰,男,2003年4月生,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人,昆明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绿茵场上,他全力拼搏、刻苦训练,凭借出色表现获评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最佳射手奖”,事迹两次被央视报道。赛场之外,他用行动反哺故土、传递梦想,牵头成立宿迁市绿茵星火志愿服务队,探索“足球+公益”活动,开展校园足球推广、社区公益培训,公益微电影拍摄等多形式的活动,以体育精神激励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足球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从校园走出,再将所学回馈给校园,高驰用十余年时光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颠球起步叩开梦想之门
高驰的足球之路,始于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的土操场。2012年,学校足球队选拔球员,要求颠球超过20个。第一次尝试,他未能成功。怀揣着对足球的炽热渴望,他回家反复苦练,最终以21个颠球的成绩叩开了校队大门。因入队较晚,高驰付出了远超他人的努力:训练早到一小时、晚走两小时,回家后仍加练不辍,只为保持球感、提升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驰对足球的热爱越来越深。2015年,12岁的高驰在原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青训现场考察中被相中,受邀前往南京试训并成功加入梯队。在俱乐部的训练强度远比高驰想象的辛苦,每次放假回家,母亲都能看到高驰身上的新伤口:腿上的淤青、胳膊上的划痕、膝盖上的擦伤……母亲看了直流眼泪,高驰却从未想过放弃。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技战术演练与高强度对抗,锤炼出他愈发精湛的球技。从2015年开始,高驰开始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国足球协会U-21联赛等各级赛事中崭露头角。
逆境坚守点燃绿茵星火
高驰的足球之路并非坦途。他先后在江苏苏宁和沧州雄狮两支中超球队的梯队效力。但两支球队的解散消失,让高驰的职业球员梦就此破碎。一时间,高驰找不到方向,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依然坚持每天训练。清晨的操场总有他奔跑的身影,夜晚,他伴着灯光分析战术。没有专业教练指导,他就对着职业比赛视频逐帧拆解战术;体能下滑,他就制定严苛的自我训练计划,每天多跑5公里、多做100个俯卧撑强化素质。这份坚持没有白费,2025年,他以出色的状态被“苏超”宿迁队选中,重新站上了熟悉的绿茵场。
在宿迁队,高驰每天训练都是最早到、最晚走。赛场上,高驰带球果断、突破敏捷、射门沉稳,在联赛中以9粒进球领跑射手榜,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得分主力,并荣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最佳射手奖”。今年,他还成功通过足球单招考试,被昆明理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
星火成炬传递温暖力量
而赛场之外,高驰更用行动反哺故土、传递梦想。他始终铭记母校的培育之恩。训练之余,只要回到家乡,他就会重返母校,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即使因异地训练无法亲临现场,他也会在学弟学妹比赛前通过视频连线加油鼓劲,并与教练远程交流战术。
今年,高驰牵头成立了宿迁市绿茵星火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服务队首批核心成员20人,由“苏超”宿迁队教练员及运动员组成。他们积极探索“足球+公益”模式,开展校园足球推广、社区公益培训等多形式的公益活动,让足球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作为一名足球推广志愿者,他和其他志愿者参与宿迁市专门教育矫治类学校——双蔡学校的结对共建活动,以足球公益和体育精神激励孩子们重树信心。高驰参与拍摄公益微电影《摔倒了,站起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他还带着球员赴宿豫区豫新小学、京东电商产业园开展“公益足球进校园”“公益足球进社区”暨“京东派对”亲子足球趣味赛等公益活动,分享训练技巧与赛场故事,并赠送小球员们足球、球衣、书籍等礼物。今年央视先后两次报道了“颠球”少年高驰的成长故事、志愿指导青训的事迹。
高驰,从农村校园走出的“得分王”,他的追梦路上每一步都写着对足球的坚持与热爱;他始终怀揣“不忘来时路”的初心,从校园走出,再将所学回馈给校园,他用十余年时光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他对足球的热爱执着,对梦想的不离不弃,诠释着凡人逐梦的动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