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龙,男,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书记、悦“新”驿站站长、饿了么外卖员。作为一名外卖骑手,他创下平均配送时长24分钟的优异成绩,100%接单率和零投诉的纪录。作为新就业群体的党支部书记,他成立“舒龙工作室”,搭建起党组织和外卖骑手之间的桥梁,为外卖小哥提供矛盾调解、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为新就业群体调解劳资纠纷、意外事故等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他成立“新”意满满服务队,吸纳40余名骑手加入团队,带领成员开展安全巡查、服务群众、传递社情民意等活动,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百宝箱”里藏初心 车轮之上见真情
2008年,舒龙在武警部队退伍后来到苏州,干过焊工、搬家工等工作。2018年,他来到苏州科技城,成为了一名外卖骑手。从看不懂导航的小白,到对苏州科技城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他精心规划每一条送餐路线,创下单月完成1000余单、平均配送时长24分钟的优异成绩,保持着100%接单率和零投诉的纪录。
“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着18年党龄的舒龙始终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一次送餐时,由于电瓶车损坏,耽误送餐,联想到其他骑手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在电瓶车上放了个“百宝箱”,里面装着补胎工具、医疗药品,只要骑手群里有人求助,他立马赶去帮忙,路上碰到居民车辆故障,他也会主动伸出援手。在他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还记录着他深夜为发烧婴儿寻药、推动小区门禁系统优化方便骑手进出、及时上报安全隐患、扶起倒地广告牌等暖心事,能随手解决的就当场办,解决不了的反馈给街道和社区。
2022年,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为关爱新就业群体,成立了悦“新”驿站,凭借一贯的热心肠和对新就业群体的熟悉,他被推选为驿站站长,后又担任街道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书记。
小驿站里聚“新”力 服务基层当先锋
作为支部书记,舒龙在各类暖新活动中主动分享送餐经验,助力新骑手成长。他还了解到新就业群体积分“五入”管理办法,他深刻感受到新就业群体可以通过参与基层治理获得实实在在的保障与尊重。这让一直被苏州暖新举措温暖着的舒龙萌生了建立团队的想法。在一次会议上,他提议:“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是不是也要做点什么来回报社会?”由此,一个由外卖骑手组成的“新”意满满服务队应运而生,40多名骑手在他的号召下加入团队,服务队的建立在对新就业群体进行政治引领、联络凝聚、指导帮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的为外卖小哥服务,发挥党支部凝聚新就业群体的积极作用,2025年1月,苏州市首个以个人命名的新就业群体公益团队——“舒龙工作室”在悦“新”驿站财富广场分站正式成立,这个56平方米的空间,被他打造成了一个为新就业群体服务的,集求助、学习、交流为一体的“暖心之家”,他还创新推出四“SHU”工作法:通过“述政策”当好安全宣传员、“抒情感”当好小哥知心人、“纾困难”当好矛调流动哨、“树新风”当好服务先锋队,为外卖骑手提供政策法规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普及等服务,自工作室启用以来,调解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团队累计服务超800小时。
履职担当展新貌建言献策传“新”声
在舒龙的带领下,支部党员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争当社区基层治理的理论政策宣传员、文明风尚倡导员、社会共治网格员、基层安全巡查员、服务群众代办员。有2名党员骑手主动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助理一职,有效发挥新就业群体熟悉地形、人情的优势,在帮助社区开展安全隐患预警、社情民意传递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带领团队实施的“新就业群体融于基层治理微光行动”项目获苏州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他还依托党建共建聚资源,联动企业、商户募集设施设备价值超2万元,为小哥提供慰问礼包2200份;联合工会、团委等多家单位,常态化开展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海棠蓓蕾”暑托班等暖“新”活动30余场,惠及1000余人次,其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头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以舒龙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党课《与时间赛跑的人》获评第十七届江苏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
2025年9月25日,江苏省委召开基层和相关领域代表座谈会,就江苏“十五五”发展听取意见建议,舒龙作为外卖员代表,讲出大伙对“十五五”的期待。大家希望优化平台算法,平台企业合理设定配送时间、报酬标准和休息制度,进一步提升外卖员的社会认同度,为他们打通培训通道、加强职业保障。
“外卖小哥不是城市的过客,应该成为城市合伙人。”舒龙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从军营到城市,从士兵到骑手,舒龙用满腔热忱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的岗位同样能绽放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