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道德模范杨瑞清近40年坚守乡村小学
投身教育扶贫,夯实脱贫根基
2020-08-05 09:21:00  来源:南京日报  

“守住内心的宁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立大志,做小事,用10年、20年的时间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就能成就大事。”采访时,谦和儒雅的杨瑞清说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市道德模范杨瑞清近40年来专注乡村教育,坚守乡村小学,而这些,都离不开他在母校的求学经历。1978年,15岁的杨瑞清考上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在学校,他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辞去大学教授职位创办晓庄学校、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事迹所感动,这影响了他的一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投身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杨瑞清表示,自己以“陶”为师,就是希望让乡村孩子也能享有优质教育。

扎根乡村,并不是说说而已。1981年5月4日,在即将学成毕业时,杨瑞清主动向校领导递交了志愿书,希望能到艰苦的地方教学办学,“我是农村出来的,我知道农村孩子上不起好学校,也没有好老师,我想和陶行知先生一样,改变这种现状。”

带着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杨瑞清和同学李亮一起,被分到了江浦县建设乡五里小学。1985年,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杨瑞清回忆,当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教室里面只有课桌,凳子都是学生从家里扛过来的。物质条件的落后不仅体现在学校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孩子们上不起学。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杨瑞清上门动员学生家长,提出免除他们的一切学杂费。“老话说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要让所有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杨瑞清表示,教育扶贫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行知,它也是一次次具体实在的行动,只有扶贫扶志才能“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除穷根。

如今,当年偏僻落后的村办小学,已经发展为集一所幼儿园、三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行知教育集团,因贫穷上不起学的情况也早已不存在,然而,助学、帮扶的传统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据了解,学校结合浦口区教育局“三关爱”活动,开展了“知心知行三关爱”活动,对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包括春节慰问、假期上门走访、义务辅导、心理咨询、购买学习用品等。“活动已经持续两年多了,目前已有6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受益学生超百人。”杨瑞清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 鲁舒婷 实习生 赵雨悦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