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农业农村现代化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0-12-24 14:18:00  来源:南京日报  

19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50.42亿元;重大项目注册14个,新增项目信息110个;国内首个“细胞培养肉”生产研发平台落户……

这是短短一年时间里,一个地处南京边界的农业小镇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的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南京国家农高区”),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农高区,开局之年,集聚创新资源,奋力打造绿色智慧农业示范样板,取得瞩目的成绩。

科技创新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谱写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图景。

借科技赋能,农业插上“翅膀”腾飞

不用下田,动动手机,蓝莓基地就自动开始浇水、施肥,并能自动匹配最精确的土壤营养物质。在南京国家农高区白马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里,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这里种植的近4万棵种苗均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发培育的优良品种。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能看到蓝莓黑莓的种植天数、当前物候期、土壤含水量、温湿度、农事等信息。

“我们园区周边的种植户和企业种植蓝莓黑莓的时间长、面积广,但很多种植的还是老品种,对优质新品种的需求比较迫切。”该产业示范园现场负责人俞小花告诉记者,产业示范园计划建有蓝莓黑莓良种繁育示范中心、蓝莓轻基质栽培示范园、优良品种高效种植示范园等,带动周边产业提档升级。

南有农高区,北有农创园。

近日,首届全国功能农业发展大会在宁召开,南京国家农创园与多地联合签约,打造南京国家农创园虚拟园区,促进千亿级智慧化功能农业地标产业打造。农创园集聚近10位院士专家,打造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培育国农机器人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农宠物营养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并大力引进各类农业企业超过150家。

5年来,南京高起点规划建设南京国家农创园、国家农高区,累计创成国家级农业园区4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比2015年高出6.5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赋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占比分别达79%、22.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0.5%。“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良好,建成10多个百亩以上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点,农业电商网店达3000余家。

科技创新也“武装”了农民。“十三五”以来,南京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5万人,认定各级新型职业农民660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1.1万多户,集聚各类乡土人才近4000名。

改造人居环境,美丽乡村成城市名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南京越来越多的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成为“理想的归宿”。

远处青山淡影,眼前碧波荡漾,脚下的半亩菜园清清爽爽……这幅山水田园画不在远方,就在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红土村。公塘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红土村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后,村里因地制宜把荒地进行规划改造,农村旱厕升级,同步推进雨污分流。村里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雨天满脚泥成了过去时;门口的绿地搭起了健身设施,成了聚集休闲的场所;屋后的新厕所解决了如厕尴尬,臭气熏天的旱厕被贴上历史的“封条”……红土村的变化不是孤例,3年来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是全市村庄的共同变化。根据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0%,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全覆盖,农村旱厕基本全部拆除、户厕无害化改造实现应改尽改,完成2000公里农村道路绿化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在南京,江宁黄龙岘等20个村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授予中国最美村镇、中国最美田园荣誉称号。江宁特色田园乡村、高淳国际慢城名扬省内外,南京郊区成为市民和周边城市游客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乡村成了令人向往的目的地,尤其是美丽乡村已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南京加快推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宜居村、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和民宿村“五村共建”,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862个、市级“水美乡村”133个,总里程达320公里的8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形象初具,1个国家级、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进展良好。

延长产业链,三产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美丽乡村为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厚植沃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每到秋季,溧水区洪蓝街道“粉色的海洋”就会吸引无数人前来“打卡”。130亩的粉黛乱子草在风中起舞,把曾经小小的郭兴村变成了一个“网红地”。

2017年6月,占地500亩的郭兴庄园一期试营业,成为亲子活动、自然教育、餐饮民宿等活动的目的地。2018年,郭兴庄园接待游客12万人次,粉黛季实现营收150余万元。“不仅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与收入,还吸引周边开了近30家农家乐和12家民宿,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溧水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昱达文旅郭兴庄园负责人尹光明说。

南京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钱景”十分广阔。

目前,全市建成创意休闲农业景点(区)500多个,较2015年翻了一番;创意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100亿元;全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4个,250余家休闲农业景点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

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重要抓手。

在南京,樱桃鸭的熟食销售、餐饮一体化的门店目前已经有20多家。“我们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禽肉深加工企业,这两年来开始延伸探索餐饮服务。”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晏南飞介绍,把农产品加工的第二产业延伸到销售、餐饮的第三产业的同时,品牌效益越发凸显。该企业拓展餐饮服务两年以来,受到市场的欢迎,餐饮的销售份额已经占据了全公司产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樱桃鸭这样三产融合的模式在越来越多地被复制。近年来,南京加快“生产、生态、生活”融合,产业特色凸显,形成江宁休闲农业、六合蔬果、高淳水产、溧水“五莓(梅)”、浦口苗木等区域特色产业;“善田江宁”“茉莉六合”“食礼秦淮”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兴之路”。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南京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在中心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路径,三产融合的路上,产生新型的产业业态,促进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前进。据了解,南京都市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特色富农之路越走越宽。

多渠道促增收,高质量脱贫“摘帽”奔小康

位于六合区北部山区的竹程社区,贫困像是常年“扎根”在这里的土地里,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种植业的村庄,规划无空间,产业无支撑,村集体经济每年主要是靠街道和上级补助。2016年,社区被列为“市级经济薄弱村”。

然而近几年,社区借助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支撑聚力产业发展,拔掉了“穷根”。社区稳定性收入持续增长带动社区综合实力增强,从程桥街道年年综合考核评比垫底的“差生”逐步跃升为第一名,完成了蝶变。

竹程社区是南京脱贫攻坚战的缩影。从2016年起,南京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到2019年底,所有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高水平全面小康成色。南京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探索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52亿元,村均收入746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总额25亿元,村均收入360万元。

新型经营主体也在迸发新活力,带动了农民多渠道增收。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年销售额达1700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20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10家。

数据显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636元,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较2015年19483元增长42%,年增幅均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基本实现轨道交通达郊区、干线公路连镇街、区域供水全覆盖、公共交通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同标并轨,全市域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涉农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丽华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