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农场,家里人给了我太多太多支持……”站在自家农场里,想及当年初创业的种种艰辛,杨巧云还是一时红了眼眶。
那些凌晨3点就起床辛苦劳作的日子、那些在送菜途中遇上风霜雨雪的泪水和那些眼看一文钱就要难倒英雄汉,却又能在家人帮助下的重新启程,一时间都涌上她的心头。
不久前,杨巧云一家获评“全国文明家庭”,拿到大红证书,杨巧云看了又看,动情地说:“没有家人支撑,真的走不到现在。”
携手,困难时相濡以沫
杨巧云同丈夫袁爱军的爱情开始于陶瓷厂,当时,一次意外让袁爱军受伤住院,性格倔强的杨巧云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照顾受伤住院的袁爱军,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结婚之后,夫妻俩相互包容、恩爱非常,杨巧云在提起丈夫时总是带着笑意与疼惜,“这个农场,他付出的最多,手上全是茧子。”
青蓝蔬菜种植家庭农场是夫妻俩2012年携手创办的。当时,两人在三陇傅家村创办了生猪合作社,每次去合作社要经过一片名叫“前头山”的荒地,杨巧云“盯”上了这里,想承包这片土地搭建大棚,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
这里杂草横生、树木林立,仅有一条狭窄的泥巴小路,杨巧云的这个想法一说出口,身边就有人笑话她的“妄想”,而袁爱军却愿意全力支持她。
没有帮手,夫妻俩就自己除草、搬砖,从清晨忙到夜幕降临,硬是从半人高的杂草丛里开垦出一块块平地,再盖上大棚,种上蔬菜。杨巧云说,每当累得精疲力竭时候,夫妻俩看到地里撒下去的种子变成了绿油油的蔬菜,再送到一户户客户手上,身上又觉得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扶持,助事业越做越大
注册创办南京青蓝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后,各种困难也随之而来。夫妻俩的积蓄极其有限,经营一时间难以盈利,经济负担巨大。
就在这时,杨巧云夫妇的亲朋好友伸出了援助之手,家里的亲戚这儿出个5万,那儿凑个10万。杨巧云的姑姑、姑父当时在高淳县城工作,每个月发了工资仅留下生活费,剩下的就喊杨巧云去拿钱;袁爱军的三哥买了房子,主动用房产作担保,帮助农场从银行申请贷款,杨巧云的姨夫则承包了这家孩子的上学费用。
当时许多村民并不看好这一项目,不愿意将土地承包出去,杨巧云拿着凑来的钱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顺利承包下200多亩田地。当上农场主后,杨巧云和袁爱军下田地、干农活,边干边学,往往是清晨三四点便起床下农田,忙到夜晚十一二点才回家入睡。
正是一家人这样的扶持,农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几年下来,农场目前有2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每年生猪出栏有1000多头。夫妻俩从独立单干发展出30多人的专业团队,还打造了有机大米、前头山瓜萎子等品牌。
疫情期间,杨巧云的农场开通了送货上门服务,由于人手不够,袁爱军的几个兄弟一起来农场帮忙,会开车的就负责配货,不会开车的就下田摘菜、装货,全家人一起出动。提到这事,杨巧云止不住地感谢几位亲人,“我老公家有六个兄弟,每一个都特别好,特别照顾我们。”
回馈,脱贫不忘同村人
随着家庭农场生意日益红火,杨巧云一家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但家中住着的房子,还是夫妻俩20多年前刚结婚时候的婚房。钱呢?
杨巧云说,农场扭亏为盈刚几年,赚到的钱,要么又投进了农场里,要么拿出来回馈社会。
随着事业的发展,农场首先考虑本村村民就业,将村里26名外出不便的家庭妇女招进农场就业,年支出劳务费80多万元,3户低收入家庭顺利脱贫。作为蔬菜种植营销大户的杨巧云还处处想着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创业,近两年主动扶持村民种蔬菜,在技术上悉心指导,蔬菜由公司包销,目前村里有10多人在农场的支持下种蔬菜,每年帮助销售蔬菜额10多万元。
家庭农场创办之初,杨巧云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于南京市儿童福利院高淳分院,这让她对福利院一直充满着感恩之情。福利院跑久了,看着那一个个孩子的纯真眼神,她开始萌生一个心愿:要让所有福利院孩子体会到家的幸福。她将福利院的孩子们记挂在心上,不仅劝说自己的儿子去福利院做义工,还经常组织爱心活动,邀请爱心人士为福利院捐款捐物。
几年后,杨巧云自己也有了些许财力,她出资30余万元打造残疾人之家,内设康复室、手工制作室、阅览室等功能区,为特殊群体提供学习交流、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等服务。
这个温馨的四合院整洁明亮,院子里没有台阶,就是为了轮椅能够顺利通过。平日里,村里的老人孩子都能来聊天、锻炼,节假日里,杨巧云就把福利院的孩子接过来,大家一起吃饺子、做游戏,其乐融融。
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源源
实习生 阮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