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民族故事、教唱侗族大歌、义务辅导功课……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古梦清泉”志愿者团队回到家乡贵州,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活动,与父母在工作地就地过年的留守儿童共度寒假。
“古梦清泉”志愿者团队的李林艳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一学生,放假回到家乡贵州遵义市务川县后,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务工地就地过年,爷爷奶奶也要忙于农活,大都没有得到妥善照料。“有的孩子中午只能吃一些八宝粥等冷食,也没有小伙伴陪伴,更没有书可读。”李林艳便与同学任秋谕商量,把留守儿童们带到家里,给他们辅导功课,讲述民族故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希望通过与孩子们共度寒假,让在外父母安心‘就地过年’,留守儿童‘就地快乐’。”李林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古梦清泉”志愿者团队开展贵州支教以及贵州非遗文化传播已长达8年。此次寒假支教活动中,团队做了精心的准备,选择“讲述民族故事”作为支教的重点内容。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间没有歌,大地一片阴沉,河水没有声响,百花也不知吐艳,人间遍地是孤寂的景象。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天上却传来了优美动听的歌声。”团队成员刘富羽通过“云”支教的方式给留守儿童们讲述“四艾寻歌”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由来,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们记住传统,传承优秀文化。”为了让孩子们的寒假更加丰富多彩,志愿者团队的其他成员做了详细的安排和分工,有设计教案的,有进行“云”支教的,共同将“线上+线下”的支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支教团队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哥哥”,来自南财应用数学学院的赵鹏飞每天都录制一首自弹自唱的钢琴曲,送给贵州的小朋友们。
他说:“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期待贵州的小朋友们能够感受音乐和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志愿者团队指导老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骏说:“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都选择了留在外地过年,留守儿童们的学习、娱乐以及心理健康成为此次支教重点关注的内容。与此同时,南财外国语学院‘古梦清泉’志愿者团队致力于开展黔东南地区侗族非遗传承试验,通过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开展支教,为当地儿童建立图书室等方式,点燃非遗文化传承‘星火’。”
(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