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团结社区,有一支坚守在防疫一线的“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共有153名志愿者,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12岁。南京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主动请“战”,默默付出,和每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8月19日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江浦街道中海万锦熙岸小区门口,有一位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站在这里,为每一位进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查验苏康码。她就是“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队员常忠萍。常忠萍今年50岁,常年在广州工作,南京疫情发生的前两天,她回到家乡南京准备办点事。几天后,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她第一时间退了机票,主动报名参加了“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5月份在广州也经历了一轮疫情,我知道对志愿者的需求非常大,我觉得我有时间,正好也走不掉。” 常忠萍说。
几轮核酸检测的现场,我们都能看到常忠萍的身影,她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指引居民到达指定点位进行核酸检测。每一轮核酸检测常忠萍都工作到夜里12点多,这对于今年已经50岁的她来说,体力和精力上都是一种考验。“确实有的时候熬夜熬到夜里12点也是挺辛苦的,但是能为这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常忠萍说。
核酸检测结束后,常忠萍又来到小区参加志愿服务。疫情期间,江浦街道团结社区成立了“小区防疫宣传小分队”,队员们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常忠萍主动承担了下午的值守任务,因为相对而言,上午没有那么炎热,而且值守的时间也短一些。常忠萍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关心关爱着每一位队员。
连日来的奔走,常忠萍的脚后跟磨出了一个跟指甲盖一般大小的血泡。小区里,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她拿着小喇叭,耐心劝导居民的身影……这些都是她心系南京疫情、为疫情默默付出的最好见证。“之前因为家里面有一些变故,在很多方面遇到一些困难,街道和社区一直给予我们很大帮助,我一直心里面很感激,总想着有一天能做点事情回报一下。”常忠萍说。
“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里还有一位“准军人”,他就是谢泽权。这次经过复检和政审后,谢泽权就要入伍了。今年暑期,他从学校回来后,就一直在团结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疫情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江小团”志愿服务队,在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我觉得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我觉得肩上担着使命和责任,我认为作为年轻人,应当多付出。”谢泽权说。
三轮核酸检测,谢泽权的工作都不相同。但是每一次他都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天光微白到夜色弥漫,核酸检测现场始终有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
核酸检测工作开展时发生的一件事让谢泽权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在核酸检测的过程中,有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了绿豆冰沙,收到以后感觉心里非常温暖,虽然不知道是谁送的,但是非常感谢他。”谢泽权说。
疫情发生以来,在核酸检测现场,这样的爱心人士远不止一两个。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为抗疫出一份力。每每想到这里,谢泽权内心的信念就更加坚定。只要家乡一天天变好,累点苦点又算什么。
核酸检测结束后,谢泽权又协助城管队员对沿街商铺进行巡查,查看店家是否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每天要巡查200多家店铺,往返于亚青路、白马路和珠海路之间,一天要巡查三次,工作时长达14个小时。谢泽权用温暖的行动,展现了青年的力量。
江浦街道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荣海涛说,把这个团体取名为“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是因为“江”即江浦,“团”即团结社区,也有团结、协作之意,“春风”即服务如春风般温暖人心。志愿者们因为疫情走到一起,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江小团”春风志愿服务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好样的。
作者:高洁 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