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移动动物园”项目在南师附小铁北新城分校正式启动。图为同学们被展示的鸟类模型、骨骼、蛋壳标本及羽毛等吸引,近距离观察鸟类的奥秘。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把动物园“搬”进校园!4月11日,红山森林动物园“移动动物园”项目启动,为城市青少年打开一扇亲近自然、了解野生动物的“窗口”,种下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种子”。
绿头鸭、珠颈斑鸠、黑枕黄鹂、白胸苦恶鸟等鸟类的标本栩栩如生……当天上午,一座“移动动物园”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开张”了,孩子们竞相前来“观鸟”。一旁的报告厅里在举办“听声辨鸟”互动分享会,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科普志愿者播放了各种鸟叫的录音,“这是布谷鸟!”“这个是鹦鹉!”……小朋友们竞相举手抢答。
现场还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黑鸢5号历险记》手偶剧表演、自然笔记展、“奇妙的鸟儿”大揭秘活动、“身边的鸟儿”科普展等。
“我平时就爱在小区里看鸟,节假日爸爸妈妈还会带着我去山里、去动物园看鸟。鸟儿的叫声能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也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该校三(2)班学生孙熹告诉记者。
据悉,“移动动物园”项目师资团队由红山森林动物园宣传教育部保护教育老师、动物管理部部分保育员及优秀志愿者组成。同时,动物园根据不同季节、物候和动物主题,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相应课程,带孩子们深入学习动植物知识,了解更科学的动物救助和保护的理论方法。
“我们将通过专业化的科普讲师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普及动植物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介绍,“移动动物园”将科普课堂升级成“体系化、标准化、课程化”的教育项目,同时与南京市中小学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线上预约选课的形式,将动物园的自然课程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南京日报 通讯员 陈圆圆 记者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