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近日,走进六合区竹镇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一棵棵长势良好的蔬菜幼苗吸引了记者注意。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培育幼苗的土壤告诉记者,它们都添加了该中心通过加工餐厨垃圾制成的土壤调理剂。
据了解,餐厨垃圾包括剩饭、果皮、蔬菜残余物、骨头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产业愈发兴旺,餐厨垃圾量也逐年上升。
餐厨垃圾,如何助力土壤“增肥”?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马艳介绍,其实餐厨垃圾的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较高,再生利用性很强,且无毒,一般不含有工业金属污染源。将餐厨废弃物加工制作成土壤调理剂或有机肥,用于改善土壤环境,理论上科学可行。
六合区竹镇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
竹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敏表示,作为农旅结合、康养结合的乡镇,竹镇每天的餐厨垃圾量较大,处理成本也较高。在这些背景下,六合区竹镇镇人民政府、六合区城管局携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历时一年打造了竹镇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建立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心一期占地1800平方米,餐厨垃圾日处理量能达到10吨左右。
马艳介绍,中心根据餐厨垃圾的特性,专门研发了高温快速生物反应器、粉碎筛分等设备,经过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物料配比、无害化处理等工序,将餐厨垃圾制成土壤添加剂,达到改良土壤、资源化利用目的,更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力量,助推人居环境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处置过程中,形成的毛油由第三方收集后处理制成生物柴油;废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处置之后达标排放;废气则通过光解净化器和淋溶塔处理后达标排放,最终做到无害化处理。
1月5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和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到竹镇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为餐厨垃圾高质量处理论证下一步方向。马艳表示,他们正在申请1-2项国家发明专利,未来,他们将努力建立起适宜城郊或乡镇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