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5 > 专栏|文明村镇风采展示 > 正文
连云港市赣榆区:深耕“榆见文明”工程 奏响乡风文明主旋律
2025-09-01 11:08:00  来源: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黄海之滨,海洲湾畔,从全市第一家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到全区“三级四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从“三头三间三好”文明实践项目,到文明实践活动提质扩面增效;从2010年第一位“中国好人”成昌杰,到2017年全国道德模范方敬,再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钟佰均……连云港市赣榆区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乡风文明的赞歌高亢嘹亮。

连云港市赣榆区“三好”服务走进山区,邀请抗战老兵为未成年人讲述革命故事

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聚焦文明乡风建设,持续实施“榆见文明”乡风文明精耕工程,紧紧围绕文明实践引领、文明培育铸魂、文明共建搭桥“三位一体”工作法,持续奏响乡风文明主旋律,赋能乡村振兴。

文明实践织密服务“一张网”

“咔嚓”一声,快门的按动,一张灵动的笑脸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里定格。1个区级中心、15个镇实践所、463个村文明实践阵地,检察院“红萍工作室”、城管局“城市360”等270个“榆见文明”实践点,织成一张文明实践网,实现“三级四类”阵地建设全覆盖,构建起镇村、街巷、社区15分钟“文明实践+”便民服务圈。每逢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佳节”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满足群众晚间精神文化需求,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三级实践阵地每天延时开放3小时,举办“点亮星夜”等晚间文明实践系列活动18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40余万人次,切实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点亮星空夜 共谱邻里情”文艺展演文明实践活动

同时,赣榆区还立足“山海平原”的区情特色,打造了“三头三间三好”特色服务项目。在沿海,搭建“村头、码头、船头”服务平台,建立文明实践体验室、成立“海燕”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码”上学,解决渔民流动性强、活动参与难的问题。在平原,深入“车间、坊间、田间”三大场所,打造“果香黑林”等16个电商产业园,组织“乡理乡亲”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解难题。在山区,开展“照顾好老年人、服务好中青年、教育好青少年”三好服务,成立“邻里守望”等30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银发无忧”义务理发、“爱满银龄”健康义诊、“爱心厨房”公益就餐等服务;为中青年免费开展电商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为留守儿童设立爱心驿站,开展“红榆伞 榆快成长”系列活动,打造“榆你寻梦”“柘里友爱”“知心姐姐”等品牌项目。

文明培育倡树新风“一面旗”

“我的孩子是个心智障碍患者,一路走来,我深知这种家庭的艰辛和不易,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更多的家庭撑起一把伞……”文明实践中心的道德讲堂里,中国好人“秦爸爸”秦民正在向大家讲述他的故事。近年来,赣榆区扩充好人“数据库”3500余人,成立“福城好人”宣讲团,好人模范走进道德讲堂,开展主题宣讲、“百姓故事会”1900余场,线上刊发好人故事1500余篇。

赣榆区名人馆里,方敬、钟佰均、秦民、王笃智等一系列好人的事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赣榆区还建成了方敬纪念馆、3条好人大道、15个好人广场,在463个村社设立善行义举榜,制作好人故事集、漫画、专题片、音乐快板等文艺作品60余个,营造“你若行善,我就点赞”的浓厚氛围。开展各类好人故事宣讲、“诗画乡村”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让好人风范传遍福城大地,让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连云港市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先进典型事迹巡演

为推进文明家风建设,赣榆区开展“百家训·润福城”“盛世好家风”等家庭文明展示活动,推出李新敏等省级以上文明家庭,“百家训·润福城”获评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作品牌。组织好人模范、文明家庭代表,深入农村集市、文化广场,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故事宣讲等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举办移风易俗表彰展演镇村行,将“领奖”变为“送奖”,敲锣打鼓将喜报送到“好媳妇”娘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新风浸润。

移风易俗树新风也成为赣榆鲜亮的旗帜。据了解,全区设立镇村乡风文明“积分超市”478个,出台积分管理办法和积分兑换制度,激励50多万人次参与积分兑换。“自从有了这个积分兑换超市,我家的垃圾袋都不用买了,都是我用积分兑换来的。”村民熊大爷开心地说。

连云港市赣榆区举办2025年“移风易俗树新风”首场巡演暨“文明赶大集 欢乐过大年”文化市集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赣榆区在线上开设“新风小剧场”专栏,刊播抵制高额彩礼等系列方言短剧小故事14期,播放量达25万次。“我和文明有个‘约’定”宣传品牌,刊发优秀村规民约60余期。乡土文化人才、文艺团体等创作的富有本地特色的文艺作品在全区传唱展演,沙河镇依托镇村集市现场向群众展演苏北琴书段子《移风易俗“唱”新风》;墩尚镇创作《文明新风伴我行》主题歌曲,在镇村传唱;柘汪镇利用四季村晚舞台,群众自导自演《百善孝为先》主题小品,接地气、润人心。

文明共建擘画振兴“一幅图”

每周六的“文明共建集中服务日”,全区72家文明单位定期与结对村聚在一起,共同谋思路、晒成效、亮特色、话发展。赣榆区创新实施“美好家园 文明共建”专项行动,文明单位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成对子,签订了共建协议,选派了文明实践指导员到村里指导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有力推动文明共建常态长效、走深走实。

“多亏了农技专家的指导,今年我们的蓝莓基地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在黑林镇南康邑村,30亩露天蓝莓首挂果,村民们在蓝莓种植园里采摘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城乡结对、文明共建”以来,江苏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多次实地调研,科学指导蓝莓种植工作,引进5个特色品种,帮助结对村建设蓝莓基地,推动蓝莓种植成为村庄特色产业,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江苏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陈斌表示:“结对共建不仅要帮着种还要帮着销,后续将积极与后方单位协商,帮助南康邑村蓝莓卖上好价钱,让蓝莓基地成为南康邑村的创收源。”

连云港市赣榆区举办“榆见文明 美好家园”结对共建进社区集中服务日活动

国网赣榆供电公司将班庄镇前集村作为光伏建设示范村,为农户免费安装光伏板,农户在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户均光伏补贴收入4000—8000元,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目前,90%的农户屋顶装上了光伏板、用上了绿色电,全村实现“光伏零碳村”。

各文明单位还常态化走村入户开展问需服务,完成访民情、问民需、记好民情日记、建好民生台账、精细化收集问题等五项任务,做到“到村、进户、见人、走心”。截至目前,已走访重点人群4826户,收集群众普遍关心问题22类1100余个,帮建家门口便民服务项目38个。帮助结对村打造特色化、专业化服务队伍160余支,紧紧围绕“六传六送”主题主线,打造“情暖桑榆”助老、“爱心驿站”助幼、“蓝莓花开”助农等特色项目83个,推动“柘里友爱·益童成长”“‘河’你有约·四季新风”等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全方位铺开,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