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中心是集合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已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休闲、放松交流、消费购物的场所。为了让文明实践发挥更大效能,苏州工业园区借助原有邻里中心模式,充分挖掘区域优势,紧扣居住人群结构特点,围绕“便民、利民、惠民”宗旨,整合文明要素、空间阵地,依托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基础,拓展周边的“邻里文明实践圈”,扎实推进资源下沉,把文明实践项目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关系更亲近。
整合资源,多元化打造阵地
“小修小补”惠民生。在园区金鸡湖街道水坊路邻里中心生鲜菜场,有一处环形的便民服务台很是惹眼,环形台面上分布着缝补、家政、维修等工牌。在“缝补”的工位前,摆满了缝纫机、撬边机等设备,台面上的“便民缝纫项目最高限价表”接受来往市民的监督。住在熙岸花园的小李拿着刚买的早餐,手里拿着几件衣服过来修补。老板利索地将衣物整理好,“这个比较简单,你今天下班后就可以来取了。”便捷惠民的服务,让小李竖起大拇指。超市里的便民服务点就是街道文明实践所整合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的平台。同时,通过开展公益伙伴计划等方式,引导爱心企业为周边商户、群众提供免费茶水、休憩场所等便民服务。
金鸡湖街道依托水坊路邻里中心这一社区商业综合体,统筹规划利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周边熙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水坊路邻里生鲜菜场以及各类业态经营场所、公共空间,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群体打造多元化的文明实践阵地,构建了全区首个“邻里文明实践圈”——水坊路文明实践璀璨织圈。
根据邻里中心的空间布局,还柔性植入了公益景观小品、悬挂标识等“文明时尚元素”,打造了“邻里绘文明”“文明步道”“文明密码翻翻乐”等互动场景。同时,根据区域内不同年龄段居民,提档升级“理论宣讲室”“儿童活动室”“青年之家”“日间照料点”“微型科普馆”“公共图书馆”等活动场室,设置邻里直播间、便民志愿服务专柜、活力篮球场,构筑了“区域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优化项目,精准化服务居民
走进兆佳巷片区的童乐馆,10余组亲子家庭在参加“‘育’见小可爱”亲子音乐游戏体验课,欢快动感的音乐、丰富多彩的道具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是由街道文明实践所链接圈内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源,联合推出的“花季课堂向民而行”文明实践项目,项目首期课程走进街道8个片区,并面向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设置文化等不同类别的课程活动。
根据群众需求,园区吸纳了辖区内高层次人才、海归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组建了理论、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环保、交通等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圈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拿出优质资源,定期开展特色服务。面向青年群体,设置“青乐惠”和“青春楼舍”项目,丰富青年“8小时外”生活圈;面向未成年人群体,依托微型科普馆、结合园区三大产业特色,推出“小小科学家”“编程体验生活”等系列科普项目;针对辖区内亲子家庭,开展“科普‘童’行”“‘阅’享成长”亲子科普绘本阅读活动,开启科学探索之旅。目前,“理响金鸡湖”“法润金鸡湖”“1+N家庭教育指导”等20个文明实践项目在“邻里文明实践圈”常态化开展,有效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
“邻里文明实践圈”让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通过更大范围整合“实践圈”内外资源,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动力变得更足,效能更为凸显。
拓宽渠道,常态化惠民利民
活动多了,距离近了,邻里之间变得活跃了,烟火气也更浓了。
每月一次的“邻里文明实践日”便民市集活动,是园区“邻里文明实践圈”“圈粉”附近居民的一张“王牌”。每月第三周周六的市集上不但有免费理发、免费缝补、口腔义诊等服务,还能体验非遗文化和闲物置换。居民王阿姨说:“市集很贴近老百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从最开始只有不到10个服务摊位,如今每月举办便民市集都要提前预约,可见“邻里文明实践日”便民市集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从而激发了圈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的广泛参与。
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等内容,“邻里文明实践圈”还推出了“文明园区幸福夜”特色文明实践活动,整合辖区内非遗项目、民俗文化、文创产品、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等资源,通过展示、表演、互动、体验等方式,在“邻里文明实践圈”开设夜市,为群众打造沉浸式的夜生活体验,让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中感受文明、传播文明。
在首个“邻里文明实践圈”实体化运营取得一定成效后,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区,目前已形成10个“邻里文明实践圈”。各街道文明实践所每月召开圈内联席会议,动员更多辖区单位加入实践圈,全面深化文明实践工作互联互通,推动“邻里文明实践圈”实体化运行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记者 叶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