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初心不改 夕阳正红——访徐州“最美 老干部”钱树岩
2020-01-10 09:00:00  来源:徐州日报  

  1月4日,天气晴好。湖滨新村的一户旧宅内,虽是二楼,又临街,但光照充足,安静。向阳的房间,漫室的墨香充斥着这间10平方米的卧室兼书房。室主人,徐州最美老干部、老革命钱树岩老人专注地立于一张不大的方桌前,为新春佳节前求字的亲朋好友写了一桌子的“福”字,落款是“九十九岁老人”。

  钱老没有专修过书法,然而自小勤奋好学,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基础。74年前的1946年,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卧底于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入职考试时,便是得益于一手好字和好文章,成功打入敌人的心脏,之后向华野总部多次提供机密情报,受到中央军委电报嘉奖。

  1982年从徐州文博系统离休后,钱老开启了有别于解放前的惊险战斗、在职时的建设工作的另一种生活,抢救挖掘党史材料、关心下一代、弘扬淮海战役精神……耄耋之年,他仍频频出席公益活动,以丰富的经历和人书俱老的书法传递正能量,以不变的灿烂笑容报以生活。

  75年党龄,矢志不渝守初心

  钱老解放前的战斗经历,被地方媒体和央视、凤凰卫视多次报道,事迹被《开国将士风云录》《淮海战役史料汇编》《徐州革命画史》等收录。钱老晚年就自己的战斗经历作了梳理,撰写了十数万字的材料,既是个人过往的回顾,又是珍贵的研究徐州革命、淮海战役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战乱中,从我记事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3岁小学毕业后家贫失学,15岁时做学徒,利用工余刻苦读书,钱树岩把这段7年学徒经历称为自己的“社会大学”。

  “徐州会战”前夕,钱树岩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石西岩。钱树岩在回忆录里写道:“在闲聊中,他讲根据地军民共同抗日的故事,说那里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有书读。这是多么理想的社会,给我这个失意青年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前途,受到了鼓舞,我们都凝聚着一颗报国之心。”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的徐州并不太平,石西岩不幸被捕,钱树岩也牵连入狱。在狱中,钱树岩忍受了压杠子、老虎凳的酷刑,经狱中党支部批准,于1945年12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经受了敌人法庭的考验,根据个人要求,狱中支部接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入党的还有张宪金,他是宝兴面粉厂的工人。我们的介绍人是石西岩,他用卷烟盒纸给我写的组织介绍信,我暗暗地缝在衣角里,这是1945年12月。”

  1946年4月,“三人军调小组”来徐,迫于舆论压力,钱树岩等部分“在押犯”被释放。出狱后,钱树岩按组织要求在徐州城区做隐蔽斗争,于当年6月考入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在军务处机要室任少尉司书。1947年3月,钱树岩把获得的“绝对机密件”抄写后通过地下联络站送达华野总部,获得了中央军委用米汁密写的嘉奖信。

  1948年12月1日,钱树岩在旧政府的“剿总司令部”迎来徐州解放,从地下工作转入税务工作。钱树岩由衷感慨:“在特定的战争年代,人说共产党干部是万金油式的干部,我深有体会。我虽然没有受过税务培训,但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有党的领导,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命令一下,打起背包就出发。”

  抢救性记录,继续未竟的事业

  钱树岩解放后干过税务、下过农村,也干过文教、工业管理,打过豆油、轧过棉花,追忆过去,他总结自己最称心的还是历史工作:“到了徐州博物馆才使我找到了最后的归宿,只是这仅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只有一年零四个月,1982年我60岁时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依依惜别了红墙碧瓦的徐州博物馆。”

  离休后,钱老在地方党史资料挖掘中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的离休生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1981年徐州成立党史办公室,我离休后正好在这里发挥余热。党史办公室是徐州市委一个直属单位,后称徐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干部是从博物馆分出来的,原来的地委书记冯克玉同志是这里的顾问,都是老领导老同志,使我又有一个新阵地。我在党史办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历史的见证人。”

  钱老在党史办服务了6年,整理采访记录、座谈录音,誊清各种文稿,抢救了大批珍贵史料:“这是用我所长。为了工作方便,我也在家办公,有时到晚上熄灯时分,当我夫人听到订书机‘咔嚓’一声时,她便知道我一天的工作完成了。”

  徐州党史办先后召开了淮北地区老同志座谈会、鲁南地区老同志座谈会、湖西地区老同志座谈会,钱树岩见到了当年的领导、生死与共的老战友,大家齐集一堂,共忆在国民党监狱的艰苦斗争、地下工作的惊涛骇浪、情报交通的出生入死。钱老对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党的重视和认可,感到无比兴奋。

  他回忆道:“我在清抄文件中,抢救了一些特殊资料,有在世或不在世的老同志日记、笔记、会议记录等,这是战争年代幸存的,有的纸张陈旧,有的漫漶不清,还有的自编密码、自编代号或谐音字,字迹潦草难于辨认。在清稿时我都用放大镜辨认,还必须熟悉当年的形势、老区的环境、时间地点,将一本本、一捆捆密密麻麻的第一手资料清抄出来,列入档案,成为珍贵的资料。在党史办出版的《徐州党史资料》《古彭风云》等刊物中,也有我的心血。”

  1986年春天,钱老去看望铜山东贺村张启修老人。他是上世纪30年代东贺村小学校校长,他以公开身份掩护了一批共产党人的地下活动,有万众一、王仙洲、佟苏丹、佟晋、任慎修、陈诚一等同志。钱树岩根据他的经历,代他写了回忆录《贺村救亡话剧团》刊登在《铜山县文史》第七辑,张启修老人看到书后老泪纵横:“我也青史留名了。”

  关心下一代,亲历故事育后人

  1986年,彭城老年大学创办后,钱老成为文史班的一名学员:“我少年失学,到了老年却得到了补偿。其时我已年过花甲、正是孙儿上学年龄,1989年9月新学年,我写下小诗一首‘秋风送爽新学年,我送孙儿上校园。白发童稚读书去,迎来朝阳霞满天’。”

  1992年,彭城老年大学组织“关心下一代”报告团,聘请钱老当讲师,这对他又是一项新的工作。此后的数年,每逢重大纪念日,老年大学及徐州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都会邀请钱老到大中小学作报告。

  徐州解放44周年的1992年12月1日,戴着红领巾的钱老在台上给同学们讲《徐州的地下工作》:“在国民党统治下,我坐过牢,被压过杠子,坐过老虎凳,我不屈服,在监狱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了敌人监狱,打入敌军心脏,做我党的地下工作,在虎口里干革命,时刻在生死的边缘。”钱老的报告都是亲身经历,同学们听了既新鲜又感动,报告一结束,便蜂拥而上,请他签名。

  在十三中讲《光辉的历程 璀灿的未来》、在第一职高讲《淮海风云 徐州曙光》、在湖滨一小讲《沦陷后的徐州》,钱老在报告中列举了日寇在徐州的暴行:“日寇对徐州父老先辈砍头、扒心、剖腹、火烧、活埋,所到之处奸淫烧杀,给徐州留下了苦难,留下了奇耻大辱”,讲到徐州解放:“淮海战役牺牲了3万人,他们一天幸福也没享受,有的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我们今天的幸福从哪里来的?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2001年值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这一年的钱老,先后到西苑中学、五中、四中、二十二中、十二中、第一职高、九里区小学、师范学校、青少年宫、聋哑学校等作了革命传统报告会。钱老在准备报告提纲的过程中,经常因触及旧事而动容,有一次回忆往事时,禁不住一阵心酸,泪如泉涌,索性关起门来,痛哭了一场。

  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时,他写道:“我的这些常年活动受到了表彰,荣获了徐州市委授予的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奖状、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奖状,这是对我被撕破了很久的心灵的无限安慰。”

  最美夕阳红,革命精神不褪色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这一年,钱老很忙——

  这年的年初,钱老为徐州工程学院新建的淮海地区革命文化博物馆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手稿,包括他早年手绘的徐州地下情报交通线示意图、日占时期城内封锁线示意图等,并跨城20公里到学院参观,现场题写了“决战淮海”“铭记历史”;

  这年的9月28日,钱老出席了市文广旅局在淮塔园林举行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发布会,向主办方赠送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书法及回忆录《雪泥集》,讲解员苗荟讲述了钱老的红色故事《誓言无声》,为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情景党课;

  这年的国庆前夕,在徐州博物馆举行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钱老手举五星红旗,与大家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之后,钱老又挥毫题字,鼓励年轻党员守好初心,做好本职工作;

  这年的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钱老在当天出席了自己重孙子所在的徐州蓝天幼儿园的升旗仪式,向幼儿园赠送了书法,叮咛小朋友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钱老现在的书法笔意圆融,挥运自如,与他93岁之前相比更多了一份潇洒。钱老在93岁时不慎中风,行动语言受到严重影响,然而他通过一年多的不辍锻炼,与病魔作斗争,逐渐恢复了语言、行走、书写的能力。

  每日练习书法推动了他的康复,他也通过书法给后辈们传承家风。钱老为在职的子女写“家和万事兴”“清廉为民”,写“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钱家家训,为求学中的孙辈们写“自强不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大学校训。

  2016年12月2日,徐州解放纪念日之际,徐州博物馆为钱老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展出结束后,钱老将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赠给了徐州工程学院收藏。

  去年11月,市委老干部局对徐州市“最美老干部”进行了表彰。“我排在第五名。”钱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受表彰之后,钱老身披绶带,在家中让女儿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钱老的儿子钱国光说:“父亲一生乐观,不惧困难,淡泊名利,但对政府授予他的荣誉格外看重,为自己的工作得到党的认可而感到光荣。”

责编:吴旻玥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