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年会暨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徐州工程学院召开,50余名专家学者、收藏家齐聚一堂,就古籍文献研究和本地文脉传承深入交流探讨。
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建设、红色文学研究与红色文学图书期刊收藏、近现代语文教科书收藏与保护、徐州地方古籍文献整理与文脉传承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并就徐州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重新规划设计建言献策。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建设对古籍文献收藏、保护、整理、传承、研究具有多重意义。”徐州市钱币学会会长王宣瑞提出,博物馆建设不但要写好展陈大纲,还要从指导思想、人文情怀、研究观点和真品与复制品把握等多个方面下功夫。
作为两汉文化发祥地,徐州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书香之城。“古籍文献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古时徐州因为战争水患频发,不可避免地让很多古籍遭受损失。所幸彭城文脉薪火相传,至今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藏机构和民间人士手中仍保存着众多珍贵古籍。”徐州市古籍文献研究会会长王飞说,“前段时间,我们寻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徐州旅游》,书中所载一些景点名胜已无迹可寻,然而通过旧书,还得以窥见当年徐州的风采,弥足珍贵。”
“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推手。”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姜慧介绍,该校有15个二级学院都建设专业文化博物馆,其中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博物馆。徐州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燕宪俊分享地方韵书《徐州十三韵》的研究发展历程,强调徐州本地的方言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研究和保存。“未来我们将积极组建地方文化研究团队,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与相关文化团体和专家学者广泛合作,创建科研平台和社科普及基地,将地方文化融入教育系统。”姜慧说。
(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