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走进丰县欢口镇,一股股文明新风飘飘漾漾扑面而来。
近年来,丰县欢口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反对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倡树文明节俭婚丧新风”的工作思路,采取建章立制、立体宣传、典型引领等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村民逐步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程度。
加强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欢口镇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确保将这项工作抓好、落实好。同时,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村里的一些年龄大、办事公道、威信高、大公无私的党员和退休干部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是开展这项工作最基层的人员,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多次组织培训会进行培训,确保这些人员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能够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明白纸、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去,实行厚养薄葬,提倡办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形式,以红白喜丧事,能简则简,进一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防止因红白事返贫,在全社会形成以勤简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社会氛围。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对于红白喜事进行劝停,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
认真抓好落实。欢口镇积极利用平台资源,加强信息的上下传导,对于出现红白喜事的村,第一时间上报,村干部、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格按红白理事会章程,确保出现的喜丧事简办。配合移风易俗工作,同时在各村里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算清“明白账”,合拍共鸣树新风。充分发挥宣传栏、LED显示屏、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宣传阵地作用,向全镇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通过算“明白账”、听“心里话”,广泛宣传、形成声势、营造氛围;通过镇夕阳红艺术团、音乐协会及各村民间文艺宣传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文化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自办节目为载体,深入宣传倡树移风易俗新风尚;组建移风易俗劝导队、监督队,挨家挨户入户宣传、算“具体账”,使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精细统筹谋划,唱响新风“主打歌”。制定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定期组织移风易俗工作会商,并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将移风易俗工作向全镇推开,移风易俗工作成为了硬性的工作任务。
立言立行“做”,把行动实起来。镇党委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签订《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承诺书》,同时各村组织户代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坚决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自觉带头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不借机敛财,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
定规立矩,让移风易俗行稳致远。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制定了相关规定,对操办范畴、办席标准规模、宴请对象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实行报备制度,副科级以下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村主干置办酒席要到镇纪委报备登记,其他党员干部到所在党组织报备,报备内容包括:姓名、职务、置办酒宴的名目、时间、地点、宴请对象、桌数等。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
联村共建,共促移风易俗。在村与村之间签订联村共建协议,开展乡文明牵手共建,各村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汲取能量,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同时通过协议相互制约,确保各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实行不受其他村影响,使移风易俗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丰县欢口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一重点,抓住宣传教育、村民自治、示范引领三个关键环节,推动移风易俗观念进村入户、开展婚丧礼俗整治、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和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成果。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节俭文明新风尚新理念正在渐入人心。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欢口、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个永恒的话题。“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汉朝视“风俗”攸关国运兴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的政治理想。如今,在丰县欢口镇的乡村田野,移风易俗亮点纷呈,文明风尚已成为大家发自内心认可、自觉履行担当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