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晚上,常州一院手术室内灯火通明,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在这里进行——在肾移植团队3个半小时的努力下,一台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3日晚上8点,我们接到器官分配通知,一名脑死亡患者家属愿意捐献肾脏,移植团队随即做好手术准备。”常州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薛冬介绍。
4日凌晨2点,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团队成员戈健马不停蹄地赶往捐赠医院,上午9点多,带着宝贵的捐赠肾脏回到常州一院。与此同时,移植团队的薛冬、范敏、孙阳洋、沈杰等医生已经在医院做好准备。
“手术很顺利,感谢捐赠者的无私和伟大,给了他人第二次生命,这也是捐赠者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还要感谢捐赠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让逝者‘重生’,给病人新生。”薛冬说。
尿毒症,属于慢性肾病终末期,此阶段患者肾脏功能已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需要依靠持续不断的透析来维持生命。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肾脏移植。然而可供移植的肾脏非常少,往往需要等很长的时间。
“能够开展肾移植手术,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完成生命的接力,移植团队放弃休息已经是常事。不仅如此,移植后的几天内,患者随时会有排异反应,医生必须时刻关注病情变化。”手术室副护士长张庆庆介绍,“这个春节至今,移植团队已经很多次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结束手术是家常便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肾移植工作的顺利开展,常州一院肾脏移植中心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流程。由于需要增加疫情相关检测,手术时间都较以往延迟,结束时间大多在半夜乃至凌晨。
来自云南的郑先生今年45岁,去年4月被诊断为尿毒症。今年3月,得知有匹配的肾源,郑先生几经辗转,千里迢迢从云南连夜赶到常州接受手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当天,他的尿量就达到每小时1000ml,24小时尿量超过10000ml,肌酐值从住院时的1000多,第三天就降到130左右。”薛冬表示。
“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手术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团队中没人抱怨,大家想到多开展一次移植手术,就能多给患者带来一次希望,而简单数字‘一’的背后,就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薛冬说。
据悉,目前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们均恢复良好,近期将陆续出院。(刘华联 冯凯 陈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