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一辆装满爱心物资的汽车停在了武进区消防救援大队门口,爱心人士刘雅清通过武进区红十字会,为府东路消防救援站全体指战员送来了价值1万多元的防寒保暖衣物,让这群平时不能回家的小伙子们感受到了寒冬中的温暖。
刘雅清今年57岁,是横山桥镇新安社区老人寄托所的负责人。她告诉消防员们,她的家族有着光荣的红色传承,父亲是一名老消防员,她对消防员有着特殊的感情。
自发捐赠
“双十二”这天, 她给全站消防员每人买了件羽绒背心
当天下午1点半,刘雅清带着孙女和一名同事,一起将刚从市场上买回的羽绒背心、围脖、棉袜等装上商务车,准备向30公里外的武进消防救援大队进发。“今年一入冬就开启了连日阴雨,感觉比往年冷,我就寻思着想给消防员们送点东西。他们一年中难得回家,还要经常外出灭火救援,很辛苦。今天是‘双十二’,是许多年轻人眼里的购物节,我们正好去给消防员们送上一个小惊喜。”刘雅清说。
刘雅清送上防寒衣物,并亲手为消防员穿上。
到了消防队,刘雅清向门岗值勤队员表明来意后,立即打开后备厢,开始向外卸货。一些消防员见状后,纷纷上前,帮着她和同事将车上的物品卸下。“小伙子,这些是我给大家买的冬衣,红十字会告诉我,咱们站里有35个消防员,我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件羽绒背心,颜色选的是火焰蓝,你们快来试试合不合身。”刘雅清一边说一边拆开包装,把一件羽绒背心披到一位消防员身上,得知这名队员来自盐城,今年才20岁,她马上关切地问:“你入队几年啦?家里几口人?想不想家?”
这时,府东路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徐涛也闻讯赶来。得知情况后,他向刘雅清表示,消防救援队伍是人民的队伍,不能随便收受群众赠送的礼物。可再三推托后,刘雅清还是执意将送来的防寒保暖衣物留在消防队。
细说渊源
一门三代都从军,父亲是一位老消防
“我家一门三代都有人从军,所以每当看到军人、消防员,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刘雅清说,她先生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老人家生三儿一女,其中,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先后参军,后来2个孙子也都当了兵。最让她骄傲的是她的父亲刘方元,打从她记事起,他就是新安公社消防队队长。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带领20多名队员,要负责附近9个村的消防、巡防任务。那时没有消防车,他们每天走街串巷,随时查找和注意火种及火情,一旦发现哪里着火了,立刻鸣锣高喊:“某村某号走水啦!”听到声音,救火队员会立刻拿着灭火工具争先恐后地赶往出事现场。
刘雅清与消防人员的聊天记录
刘雅清说,记得有一年冬天,一户村民家里着火,寒冷的冬夜西北风呼呼地吹,火烧得特别旺,但屋里住着的老太太因为舍不得家里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肯逃出来。她的父亲只好一边带领队员救火,一边帮助老太太抢救财物,后来东西抢出来一半,但房子还是塌了,好在老太太有消防队员的保护没有受伤。“那天晚上父亲回来后,我看见他全身漆黑,只有两个眼珠在转,手、脚和棉衣都破了,母亲赶忙打水帮他擦洗干净,再取出家里的菜油按压父亲的伤口,父亲却静静地坐着,一个劲地说‘没事没事’。”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城里有了消防车,父亲的消防队也解散了。”但刘雅清至今仍记得父亲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救火,是天下一等一的功德事,对此古今同念。”
圆梦消防
在武进消防队史馆,祖孙俩见到了老式灭火器“水龙”
在给消防员送来防寒衣物的同时,刘雅清也把5岁的小孙女带到了消防队,小家伙从小耳濡目染,也是一位消防“迷妹”。在消防员的带领下,祖孙俩参观了消防大队营区,听消防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消防车类型以及消防车里所配备的各种消防器具,如水枪、水带、液压剪、空气呼吸器等。她们以新奇的目光注视着一件件功能强大的装备,仔细聆听着消防员的讲解。
在武进消防队史馆,祖孙俩见到了老式灭火器“水龙”。
得知消防员身上的设备重达30公斤时,小朋友对消防员的敬佩之情更深了,她对奶奶说:“消防员叔叔救火的时候非常危险,还要穿着这么沉的衣服,他们真的太勇敢了!”
在参观武进消防队史室时,祖孙俩看见了老式灭火器“水龙”。刘雅清回忆道,50年前,她和孙女一般大时,也在父亲的消防队里见过“水龙”。
传递温暖
消防员想把这份温暖 转送给其他人
“这些冬衣,饱含了这位热心大姐对我们消防指战员莫大的信任、鼓励和关怀。”面对这份心意,徐涛和指战员们十分感激,并表示将竭尽所能为群众提供社会救助服务,为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界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关心和厚爱。
消防员们已将羽绒背心打包好,准备送给孤寡老人。
“今年以来,我们陆续收到过很多热心市民寄送的礼品,然而,作为一支纪律队伍,我们必须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基本准则。”昨天下午,徐涛告诉常州晚报记者,最近几天,他们已经联系过辖区内几个居委会,决定将这批冬衣转送给周边的孤寡老人们。
徐涛说,收到礼物,他们心里蛮温暖的,但是他们更希望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