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常州市武进区城管局始终秉承“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借力“厕所革命”的浪潮,实施城乡公厕改造。眼下,历经了“厕所革命”的公厕摇身变成了一座座建筑小品,成为了武进城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规划引领,让公共厕所实现“内外兼修”
公厕摇身变成了一座座建筑小品
健身步道旁,绿树掩映下,一座建筑古色古香,木窗黛瓦白墙,颇具江南民居特色,若不是旁边的指示牌,谁都想不到这是武进区湟里镇葛庄村下场村民小组的一座公厕。厕所内部,干湿分区设置,还配有独立的洗手台、拖把池,简洁而实用。与公厕一同建设的,还有新建的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做好污水收集和处理。无独有偶,在洛阳镇岑村村,粉刷一新的园林式新公厕拔地而起,设施齐全、环境整洁,除了男女卫生间,还设有一个可供残疾人和儿童孕妇使用的“第三卫生间”,提供贴心服务。
不仅农村公厕,武进区始终坚持在推进城市“厕所革命”上持续发力,将环卫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整体方案统筹考虑,专项编制并严格实施了《武进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18-2020),并计划编制2021-2035年之间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做到规划先行,确保公厕改造建设不断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公厕联盟”,破解邻避效应难题
“公厕联盟”盘活社会厕所资源
城市厌恶型设施固有的邻避效应,是目前公厕新建存在的实际难题。新建一座公厕,需要攻破土地、水电、周边居民利害关系等诸多难点,实属不易。为了缓解城区公厕少、市民如厕难的问题,武进区率先在全市建立起“公厕联盟”,首批10家单位内部卫生间对外开放,供市民免费使用,推广了盘活社会厕所资源的“武进经验”。武进区加入“公厕联盟”队伍的单位也达到了50家,常州进入了“共享厕所”新时代。
精细管理,筑牢后疫情时期公共防线
临时公厕
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打乱了城市管理有条不紊的节奏,武进城管利用装配式结构公厕回收率高、安全系数强、节能环保等特点,一天之内在常州南出口、232省道宜兴交界处、周桥卡口、塘桥卡口等处,安装5座临时公厕,有效减轻出行人员的如厕压力,助力疫情防控期间高速公路困扰。区环卫处通过环卫作业市场化招投标,推行公厕“一人一厕”专人保洁,通过实行公厕“管家式”服务,进一步夯实管理责任,提升保洁效能。
“厕所革命”,就是要革除“厕所就是脏臭之地”的理念,革掉“将就凑合能用就行”的习惯,革新“服务效能低下”的管理模式,革去“太随意不文明”的陋习。2020年,武进区城管局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城乡公厕改造,共完成农村公厕新建改造60座,城区公厕11座,以公厕“小事”助力民生服务“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