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照顾瘫痪儿31年,这位南通七旬母亲有个心愿
2020-05-08 16:43:00  来源:南通发布  

编者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游子吟》道出了无尽的母爱。然而相比于普通母亲来说,残疾人的母亲要为孩子付出更多的爱与艰辛。“母亲节”前夕,关爱一线牵栏目组走进其中一户困难家庭,听他们讲述多年坚守,照顾瘫痪儿子的故事。

76岁,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通州区西亭镇亭东村4组村民徐爱英却依然操劳着。为了照顾高位截瘫的儿子,31年来,她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没有休息过一天,全身心扑在儿子身上。

一次意外,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6日上午,记者来到徐爱英家中时,她正在床边陪儿子李健聊天,不时为李健活动下筋骨。虽然李健已经46岁了,但在徐爱英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脸看起来似乎还比同龄人小一些。

时光倒回到1989年。当时,徐爱英是一名普通农民,丈夫刘根李在建筑工地打工,大儿子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小儿子李健正在上学。日子虽然谈不上特别富裕,但一家四口过得也是和和美美。

然而,平静的生活在那一年夏天被打破。因为运输红砖的拖拉机意外侧翻,当时正在邻居家帮忙搬砖的李健被埋到了砖头底下,拖拉机上的一个尖锐零件又刚好砸中了李健的身体。经医生诊断,李健内脏破裂,腰椎第二节骨头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断裂。虽然抢救及时,李健保住了性命,但是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余生,他都只能在床上躺着度过了。

31年照料,只希望儿子能好好的

眼看着之前还生龙活虎的儿子,突然再也不能行走。那一刻,徐爱英觉得天都塌了。然而,生活还得继续。李健出院后,照顾他的重担就落到了徐爱英的身上,这一照顾便是31年。

记者注意到,李健所住的房间被隔成了里外两间,房间里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都是“老物件”。李健睡在里屋的床上,外面则放置着两张床,一张是徐爱英夫妻俩的,还有一张小床则是留着给儿子平时出来透气时躺的。之所以选择和儿子同屋,也是为了方便自己照料。

这些年,给儿子洗脸、刷牙、喂饭、翻身、按摩、擦洗、倒掉通过导尿管导出来的尿……桩桩件件,占据了徐爱英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为了不让儿子躺着难受,每隔两个半小时,徐爱英就要为儿子翻一次身。一只手托着儿子的身体,一只手拉着儿子调整躺姿,这样的动作,31年时间里,徐爱英至少重复了9万次。也正是因为她的悉心照料,李健身上几乎没有褥疮,房间里也闻不到一丝异味。

一亩多地的葡萄,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31年前,儿子手术住院,徐爱英一家花光所有积蓄的同时,也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债务。而这笔钱,他们花了近10年才还清。

这些年,一家人都靠着刘根李打工的收入和李健的残疾补助金过活,日子也一直过得紧巴巴。“哥哥常年在外地打工,身体不太好,挣的也不多,也会贴补我们一些,但他还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活。”看着父母一天天为自己操劳,李健也想着能够做些什么贴补一点家用。靠着别人赠送的电脑,李健学着开过淘宝店、干过客服,但最终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长期坚持下来。

随着年岁渐长,刘根李患上了肺气肿、高血压、脑梗,一干重活就喘的不行,这几年成了医院的常客,每年住院医药费都得花上几千元。因为多年的劳累,徐爱英的背已经严重佝偻,又因为三年前的一次车祸,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干不了重活的老俩口,如今就只能靠着种植一亩多地葡萄来维持生活。

眼下,葡萄园内正在整枝、施肥,预计七月下旬第一批葡萄就能上市。但徐爱英却担心,因为驼背的厉害,自己已经没有过多的精力去采摘、销售葡萄。一方面她盼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另一方面,她希望葡萄成熟时,能有好心人上门采摘购买。毕竟,这一亩多地的葡萄,只有卖出去了,才有希望。(文图/记者 俞慧娟)

责编: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