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中药专家走南通进博物苑,给“中医粉”讲述中草药背后的故事
2020-05-08 16:36:00  来源:南通发布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你知道《诗经》中的“芣苢”是什么中草药吗?5月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认识身边的中草药原植物”活动如期开展。一群“中医粉”在该院药剂科严玮、顾艳两位主任中药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博物苑识草解性。

早在2018年4月,崇川区和平桥街道北濠东村社区孔子思想研习社就发起了“中医养生公益学习项目”,市中医院药剂科两位主任中药师严玮、顾艳自项目启动即成为团队义工,定期带领大家学习中医药文化。在疫情期间,两位专家还通过微信群开展线上学习,内容涉及《黄帝内经》《医学三字经》及视频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受到学友们的欢迎。

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里的花花草草多数可以入药,苑内还专门辟有药坛,有五十余种药用植物。记者了解到,严玮、顾艳两位中药专家为此次活动还专门提前踩点两次,用心准备讲解词。活动当天,当知道苑里随处可见的“车前草”就是《诗经》中的的“芣苢”时,学友们恍然大悟,这么高大上的“芣苢”就是那个“牛甜菜”!

在博物苑牡丹园前,顾艳告诉大家,眼下,牡丹花已谢,现在盛开的是芍药,她还现场分享了花型类似的牡丹和芍药如何简易区分的方法。“苑南门的银杏树有20多米高,为国家一级古树,现仅1目、1科、1属、1种和多个变种。它的叶作银杏叶、种子作白果皆可入药。”顾艳提醒大家白果不可多食,过量易中毒。

活动现场,作为主讲人的严玮主任的讲解详细透彻:如何辨别南通道地药材薄荷和“绿薄荷”留兰香;在花店送给心上人的玫瑰花为什么多数都是月季花;“刘寄奴”其实是以南北朝的一位皇帝刘裕命名的中草药;具有高度辨识度的半夏源于它的佛焰苞,但是生品有毒,多炮制入药……她还将踩点时收集的图片配上文字做成PPT发在微信学习群里,供大家进一步巩固复习。

两个小时的“游苑识草药”活动,在两位中药专家的带领下,学友们认识了70多种身边的中草药,大伙都意犹未尽、提问多多。细心的严玮主任还精心配置了中药香囊,作为小礼物送给每一位参与者。“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的防控救治功不可没,国人对中医药的认同感也在回暖。”活动主办方表示,今后将针对中医爱好者和小朋友等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更强的中医药文化普及推广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图片由孔子思想研习社提供)通讯员 姜晓燕 记者 冯启榕

责编: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