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优秀退伍军人陈光龙:倒在防疫一线 留下温暖你我的故事
2021-08-17 08:28:00  来源:江海晚报  

他平凡得如同一株小草,在58年的人生旅程中踏踏实实、默默无闻;他倔强得又像一棵大树,在防疫一线倒下那一刻依然俯身向前。昨天,记者采访了如皋市优秀退伍军人陈光龙的生前事迹,体会到一种无言的震撼:正是有着千千万万个陈光龙的存在,抗疫形势才不断向好!

优秀退伍军人倒在防疫一线——

同事说起那一刻哭红双眸

“8月15日中午吃过饭之后,我们3个人像平时一样赶回防疫工作岗位。我记得,当天11时44分是从上海发往银川的高铁列车到站。”昨天下午,想起意外一幕,刘金君的泪水控制不住往下淌,“我们3个人是一个班,陈哥是班长。当时我们赶着去为出站口的旅客落实防疫要求。没想到,走着走着,陈哥突然重重栽倒在地!”

走在后面的沈建峰也吓了一跳。刘金君反应过来后,立即用手机拨打120求助。遗憾的是,送至如皋市人民医院后,陈光龙因抢救无效身亡。

红了双眼的刘金君哽咽不已、语不成句。她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关心照顾她、才58岁的陈哥,和同事们就此永别……

陈光龙于1981年12月从原如皋县桃园乡入伍参军,1995年7月转业。14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他忠诚担当、勇于奉献的品质。在部队期间,他先后担任通信员、驾驶员,1986年12月至1988年6月随部队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先后被评为“老山作战优秀战士”和“优秀机械操作手”。

“陈光龙被派驻到高铁如皋南站从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负责查验进出站旅客双码、测量体温,对有中高风险地区轨迹旅客进行分类处置。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对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苏康码的老人,他总是使用个人手机主动帮助旅客查询行程,告知旅客要自觉落实疫情报告制度、签订个人承诺书。面对繁复的工作,陈光龙没一句怨言,当班期间共查验旅客15000多人、移交转运207人,为如皋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陈光龙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丛为群说起这一切,痛惜不已。

儿子回忆一个月前的温馨画面——

如今再叫一声爸却阴阳两隔

“接到母亲报来的噩耗后,我当时就傻了:父亲身体一向好好的,他怎么说走就走呢?”28岁的陈涛说起父亲,眼里泛着莹莹泪光。

一旁,陈光龙的妻子、今年55岁的朱云早已哭干了泪水。

“一个月前,我从南京返家。晚餐后,父子二人在小区内散步,我对父亲说:爸,儿子有了工作能赚钱了,我会补贴你和母亲日常家用,你就不要过于辛苦和操劳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未料,一个月后,我们父子已阴阳两隔,子欲养而亲不在!”陈涛悲痛地说道。

“他生活简单,除了忙工作就是在小区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每年的体检也没发现什么大毛病,谁想到他会这样走了呢?”朱云心痛地说道。

不少陈光龙当年的战友纷纷赶来吊唁。

“光龙这辈子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遇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我们心目中,光龙绝对是我们老战友中的楷模!”一起当兵、一起参战,如今在南通市文旅局工作的左大华说,“陈光龙一直是我们退伍军人的骄傲,踏实寡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回忆往事,一大帮子战友都红了眼睛。

26年他服务于如皋交通系统——

一生朴实无华却温暖你我

“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陈光龙人生中长达26年的时间,是在如皋市交通系统度过。”丛为群介绍。

“在如港公路磨头收费站工作期间,作为班长的他积极主动参加单位‘爱心驿站’创建活动,带领全班人员长期资助收费站附近一名孤儿,助其从小学到高中学业。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为一名无儿无女的抗美援朝老兵义务劳动,从不声张。”原如港公路管理人员郭卫东对陈光龙12年在收费站的工作表现记忆犹新,“他的这种品德,值得大家学习!”

4月份转岗任保安后,陈光龙被任命为如皋南站疫情防控A组组长。每天他总是最后下班的那个。南京疫情发生后,防控任务更繁重,作为党员,陈光龙总是冲在最前面。一天深夜,已到下班时间,出站口又查到一名从疫区来的旅客,按照防控要求必须汇报指挥部,并由专车送往隔离点隔离;陈光龙让同事回家休息,独自陪同旅客上转运车……平凡中见精神,朴实中现情操。正是有着千千万万个陈光龙的存在,抗疫形势才不断向好!

(记者周朝晖 通讯员邵亚丽)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