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早在2004年就印发《南通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明令禁止在影剧院、图书馆、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吸烟。市民的禁烟意识如何?公共场所真的无烟了吗?在今年第35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番探访。
公共场合吸烟的少了
“您好,我们门口有吸烟区,麻烦您到吸烟区抽烟,谢谢配合。”近日,在市区绅度网咖,店员正在劝阻一名意欲在网咖内抽烟的青年,后者没说什么,把烟收了起来。这家网吧内并没有刺鼻的烟味,店内约有20位顾客,几乎全是青年男子。店员介绍:“我们会定时巡检,如果看到有人抽烟就会进行劝阻,偶尔也会遇到不听劝的,但总体上大家还是比较配合的。”网吧的门外设有吸烟区,摆放着专门的桌椅,桌子上还放有灭烟盒,便于烟民们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吸烟。
“禁止吸烟”标志几乎在所有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都能看到。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图书馆内是绝对不允许吸烟的,要吸烟的市民只能去馆外,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例在馆内吸烟的行为。
厕所烟民管理难度大
中南大有境商业综合体在出入口外都设置了专门的吸烟区,黑色的“烟柱”十分显眼,起到引导烟民和收纳烟头的作用。走进商场,在电梯口、各通道处、垃圾桶上都可看到禁烟的提示语,并没有看到烟民。行至卫生间,我们却隐隐闻到了烟味。“商场内是不许抽烟的,但还是有人躲到厕所里过烟瘾,我们看到或闻到就会提醒,但有时也没办法。”商场保洁张阿姨说,卫生间里关起门来空气很难流通,在这样密闭的空间内吸烟,会导致烟味久久无法散去。
其实,在该商场厕所通道处、洗手池旁、厕所门上也都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但对“厕所烟民”似乎起不到警示作用。“你看,我这一会儿工夫捡了好几个烟头了!”张阿姨指着手里的簸箕诉苦道,“有些人抽烟不注意,弄得地上到处都是烟灰,我们打扫也麻烦。而且有时候一个不注意留了烟头,被检查到了,我们还要被批评。”张阿姨连连叹气,同时还担忧有安全隐患:万一未掐灭的烟头被扔到纸篓里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厕所抽烟的现象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公共区域。但“厕所烟民”较为隐蔽,管理难度大。市民黄女士认为,公共场所禁烟后自己吸的二手烟少了,但是要控制“厕所烟民”,公共场所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禁烟管理,加大惩戒力度,使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真正落实。
(作者奚柯柯 陈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