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通市启动在职党员“双报到·通通在”活动,引导广大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本领在一线锤炼。3个月以来,在职党员已成为了服务社区治理的先锋力量。
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不是个新鲜事物。近年来,南通市在这方面持续探索,在服务群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员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报到一阵风,服务不匹配;成效不衡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
聚焦这些问题,市委组织部探索以信息化手段破解形式化问题,是一种创新之举。在职党员除了传统的线下报到外,可以通过小程序填写所在单位、文化程度、专业特长、居住地小区等基本情况,通过线上到居住地的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党员作用。从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在职党员积极踊跃,但各地开展也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
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是新时代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社区治理质效的必然需要。广大在职党员既要倾力为民排忧解难,又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提高站位,由被动点到变主动融入。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也是基层党建的前沿。每名在职党员作为社区的一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理念,不仅指尖报到,更要身心融入,真正同社区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用心用情地为社区和群众纾困解难,进一步彰显党员担当。
要发挥优势,由突击行动变长效服务。少数党员平时“隐姓埋名”,重要节点“突击行动”,甚至为服务而服务、为活动而活动。社区党组织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民之所需,在职党员要展示党员所能,根据党员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设定岗位,确保在职党员在社区有事可干、有才可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可解。
要跟踪问效,由打和牌变冲锋号。以前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日常管理权限有限,存在不愿唱黑脸,工作打和牌的现象。组织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评价反馈办法,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功能型党支部、群众代表进行线上线下多方评价,切实把评价结果运用到评先评优中去,以制度保障激发在职党员助力基层治理的热情。
(记者张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