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自治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提升的力量源泉,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关键所在。将仲裁引入行业商会自治和基层社区治理,当好社会治理的“黏合剂”,是党和国家为仲裁事业发展谋划的新思路,也是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淮安仲裁委以解决影响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各行业商会仲裁员及社区优秀调解员作用,拓展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强化企业家精英的德治引领和行业自律、社区自治,有力高效地化解社会经济纠纷和矛盾。今年上半年,该委共受理案件227件,标的额7116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6%与22.32%。
强化仲裁推介 提升社会影响力
目前,淮安仲裁委194名仲裁员来自于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和资深法律经济专家,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社会治理的天然“黏合剂”,仲裁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着专业化、法治化、高效化的“自治优势”。
为深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仲裁的社会知晓率与认可度,淮安仲裁委宣传工作紧扣仲裁综合治理优势,主抓物业、商品房买卖和建筑工程施工等重点民生领域,强化媒体、仲裁员和市场主体三个层面,全面推动仲裁业务和服务拓展延伸。
全方位加强媒体宣传。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和阵地,多角度组织开展策划和宣传报道。在省市主流媒体开辟专版、专栏,围绕仲裁知识普及、典型案例剖析、重点工作推进等刊发新闻宣传报道或资讯,正确引导舆论,不断扩大淮安仲裁影响力、知名度。同时,积极做好“淮安仲裁委”等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的扩容增量工作,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扩大宣传辐射效应。
进一步加强仲裁员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仲裁员的社会性、权威性、专业性优势,突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分行业分专业分领域增加选聘一批行业资深专家和律师为仲裁员,提升各行业各商会专家在仲裁工作中的话语权和自治权,以行业商会和社区的高度自律自治管理,提升仲裁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影响力。
强化仲裁进企业进社区服务。该委秘书处主要负责人带队走访市直国有企业与工商联,并挂钩社区,上门宣传仲裁工作,以点对点精准宣传锁定目标市场,提高宣传效率和效果。开设仲裁法律大讲堂,为企业释疑解惑,使他们从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生动案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仲裁法律知识,同时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风险的意识。
发挥仲裁优势 提升社会公信力
今年以来,淮安仲裁委充分发挥仲裁简便快捷、一裁终局、专业办案等独特优势,加强仲裁案件质量管理,为当事人提供高效满意的仲裁服务,以高效的服务赢得企业和百姓的好口碑。
创新立案方式,简化立案程序。在行政审批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仲裁宣传窗口、发放宣传资料,为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和上门立案等服务,并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当事人打来的咨询电话耐心接听、细心解答,保证当事人听清、记准,避免当事人因材料不全而多次跑腿。当事人可将立案所需材料以照片或扫描件形式通过网络发至立案部,工作人员审查合格后,当事人将资料寄送过来即可实现立案,为身处外地的当事人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
突出重点领域,强化仲裁调解。积极增聘一批诚信知法、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仲裁员或调解员,瞄准行业商会和基层社区两大社会治理难点,将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始终,将“依法制争”与“以德止争”结合起来,推出裁调对接机制,采取形式多样的调解方式,有效促成当事人纠纷的和解、调解,推动行业和社区自治。
优化办案流程,提升办案质量。该委秘书处分三个小组,建立健全“周督办、月汇总、季总结”机制,组织开展案件办理突击月活动,对复杂疑难案件,加强研究、咨询和沟通,全面提升专业办案水平和质效。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改革要求,进一步梳理办案工作流程,大幅缩短仲裁案件审理时间,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方便。按照“简洁、方便、互动、实用”的目标定位,加快仲裁案件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智慧仲裁”,提升仲裁信息化服务水平。
延伸仲裁触角 提升社会自治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治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矛盾和行业纠纷凸显,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基层经济矛盾纠纷久拖不决,传统单一的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基层社区和行业商会治理。为此,淮安仲裁委切实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延伸仲裁触角,有力提升社会自律自治水平。
强化仲裁网络建设。加强重点县区和重点领域仲裁网络平台建设,与工商联、台办、建筑、专利、金融、法律等部门与单位合作,支持工商联、行业商会、金融、专利等单位参与仲裁委员会组建,深化多方协作,逐步提高仲裁委的专业化程度。
提升仲裁覆盖面。建立分类别、适应多层次需求的仲裁员队伍,积极拓宽仲裁员聘任渠道,分专业、分领域聘任仲裁员。从商会和企业中选聘一批仲裁员,全面发挥仲裁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邀请享有较高威望、善于调处基层民间纠纷的人士参与仲裁调解与社区治理,高效化解基层经济纠纷。
加强仲裁队伍培训。主动策应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积极组建仲裁研究院和区域仲裁联盟,加强仲裁秘书和仲裁员队伍建设,建立仲裁员全过程动态考核机制,实施“个案+综合”双评价方式,强化能力培训和考核管理。
■融媒体记者 叶 列陈金鑫通 讯 员 宋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