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七夕将至。下午三点,正在书香名苑小区防疫卡口值班的郑乃本看到突然出现在身旁的妻子,口罩上方的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 “你怎么来了?”面对丈夫的询问,贾荣君笑着没回答,只是熟练地穿上“红马甲”、拿上测温仪,站到了手持扫码指示牌的郑乃本对面。
郑乃本、贾荣君夫妻俩都是王家营街道的志愿者,在此轮疫情防控工作中,两人主动报名参与社区防疫管控。这次的惊喜,是贾荣君早有准备的七夕“礼物”。
“平时我值早班,他值下午班。晚上他再去送外卖,凌晨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他还在补觉。”贾荣君说,夫妻俩自8月2日接力“上岗”后,除了中午一块吃午饭,其他时间就很少照面。
“你好,请扫码。”“你好,测一下体温。”小区不停地有行人、车辆进入,夫妻俩默契地配合着,一个不落、应查必查。
小区门旁经营文教超市的朱大姐看到记者来访,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是对夫妻,言语中满是赞许。“两个人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从来不迟到、不早退。”朱大姐看他们值班辛苦,也会主动送些矿泉水到物业,“小伙子有时会把电瓶车停在店门口,我看他执勤结束就换上工作服去送外卖,就觉得小孩不容易,这份精神很难得。”
面对周边居民和社区、街道工作人员的夸赞,郑乃本有些不好意思,不善言辞的他只是笑着摆手说:“我们普通人也不能为国家做多大贡献,就普通人做普通事,有多大力使多大劲。”
郑乃本是在去年疫情形势最严重的时候,主动联系社区,加入了王家营街道志愿者队伍,那时夫妻俩还城区经营着小吃生意。疫情来袭,小店停业,忙惯了的郑乃本在家待不住,看到新闻、朋友圈里“红马甲”们忙碌的身影,他决定也要去搭把手。
“那时候疫情那么紧张,父母、孩子都和我们住一块儿,我赞成他的想法,可父母难免担心。” 贾荣君和郑乃本结婚七年,知道丈夫热心肠、爱帮忙,本想一起报名,但郑乃本却让她留在家里“打掩护”、照顾好一家老小。
今年夏天,郑乃本父母把孙子接回老家过暑假,恰巧社区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招募志愿者,夫妻俩看到信息,一拍即合,当即便一同报了名。这次,贾荣君从“幕后”站到了“台前”,圆了和丈夫并肩战“疫”的小小心愿。
贾荣君是山西临汾人,和郑乃本在上海相识相爱。婚后,夫妻二人决定回到淮阴打拼。无论是一起经营夫妻店,还是他打工、她顾家,日子寻常又忙碌,夫妻俩相互照应、感情甚笃。平时节日、生日,郑乃本都会主动准备鲜花、礼物,今年七夕,贾荣君看着丈夫辛苦跑夜班,决定主动“浪漫”一次。
执子之手,支援“疫”线。她测温、他验码,很少交流,爱意却在两人心中流淌,时间好像都走得快了些许。在社区工作人员提醒下,小两口准备下班了。走到一旁的郑乃本点开手机外卖APP,申请“上线”。贾荣君指着丈夫身上还未脱下的志愿者“红马甲”说:“这就是我们俩最漂亮的情侣装。”口罩遮住了两人泛红的脸颊,却没有遮住他们眼里爱的光亮……
记者手记:
凡人•微光
今年夏天,
于很多人来说是特别的。
即将到来的七夕,
对很多夫妻而言也将是难忘的。
疫情形势再度紧张,战“疫”一线人手告急。《动员令》《倡议书》瞬间传遍了各条线各单位、各镇街各村居,“我报名”“我可以”一时“刷屏”,党员先锋闻令而动,志愿者们应声集结。
交通卡口、小区门口、村头巷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这个可爱可敬的群体中,有几对并肩战“疫”的夫妻档。除了郑乃本、贾荣君夫妻俩,还有“双警”家庭标兵李宁、韩晓玲夫妻,有同为白衣卫士的蒋孟文、李红霞夫妻,还有“你守一方平安、我为企业护航”的张磊、严桂琴夫妻。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工作防疫“两手抓”。他们有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婉拒了我们的采访邀约;有的面对话筒和镜头,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有纯粹到骨子里的真诚。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爱会互相传递、互相感染。他们或并肩作战、或轮流接力、或各守一方,用点滴行动为爱情标记下最温暖的注脚。他们是同事、是战友、是爱人,也是平凡、普通、却满怀热爱的你和我。
小善渐而大德生。这星星点点的凡人微光,也能汇聚起炙热如炬的淮阴力量。